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苯酚()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25℃时,苯酚的电离常数Ka=1.0×10-...

已知:苯酚()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25℃时,苯酚的电离常数Ka=1.0×10-10。25℃时,用0.01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0.0100mol•L-1的苯酚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苯酚的电离度约为0.01%

B. B点溶液的pH<7

C. C点溶液中存在c()>c(OH-)>c(H+)

D. A 点溶液加少量水稀释,溶液中减小

 

A 【解析】A. 25℃时,苯酚的电离常数Ka=1.0×10-10,即Ka= =≈=1.0×10-10,解得=1.0×10-6,苯酚的电离度= ×100%=0.01%,故A正确;B. B点溶液中存在等物质的量浓度苯酚钠和苯酚,苯酚钠的水解平衡常数Kh===1.0×10-4,说明苯酚钠的水解程度大于苯酚的电离程度,溶液显碱性,pH>7,故B错误;C. C点溶液为苯酚钠溶液,苯酚钠水解显碱性,存在c(OH-)>c()> c(H+),故C错误;D. 溶液中= = ,加少量水稀释,促进苯酚的电离, 减小,则 增大,故D错误;故选A。 点晴:本题借助于中和滴定图像的分析考查了弱电解质溶液的电离平衡和盐类的水解。本题的难点较大,主要要能够根据电离平衡常数推断出盐的水解平衡常数。本题的易错点是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电子层数和电子总数相等;Y和Z同周期且相邻;X、Y、Z三种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Q,25℃时,0.01 mol•L-1Q溶液的pH=2;W原子的K层和M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Y<Z<W

B. X和Y两种元素可形成多种二元化合物

C. X、Z和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强电解质

D. 元素的非金属性:X>Y>Z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石蕊溶液中滴加氯水至足量

石蕊溶液先变红再褪色

Cl2有酸性和漂白性

B

向大豆油、煤油中分别加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加热

一种液体仍然分层,另一种液体不再分层

分层者为煤油,不分层者为大豆油

C

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

生成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含有Ag+

D

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2SO4溶液,定容后反复摇匀

液面低于刻度线

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氢镍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MH + NiOOH    ==M + Ni(OH)2。以氢镍电池为电源,能将废水中的CN-转化为CO32-和N2,该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a为正极    B. 负极反应式为MH+OH--e-==H2O+M

C. 每消耗1 mol CN-,理论上导线中通过3 mo1 e- D阴极区溶液的PH增大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异戊烷和2-甲基丁烷互为同系物

B. 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C. 苯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取代反应

D. 和C4H10的二氯代物数目相同

 

查看答案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理盐水和A1(OH)3胶体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B. 纤维素和聚氯乙烯均为可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

C. 水晶项链和玻璃杯均属于硅酸盐产品

D. 耐蚀合金的防腐原理与电化学无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