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晶体...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Ba(OH)2·8H2O晶体和10gNH4Cl晶体,然后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浸有稀硫酸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反应为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这是因为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生成物的总能量。

 

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反应 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氨气 结冰 吸热 < 【解析】①为了使反应物迅速混合而充分反应,使温度迅速下降,从而使反应现象更加明显,所以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故答案为: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反应; ②该反应中有氨气生成,氨气对人体有害的气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应该所以完全吸收装置,可以使用稀硫酸吸收,故答案为:吸收反应中产生的氨气; ③通过玻璃片上结冰现象,可以知道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之间的反应是吸热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答案为:结冰;吸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

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H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ED两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3)单质G易溶于YG2,则YG2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

(4)Z2X4是一种高效清洁的火箭燃料,8g该物质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_____________

(5)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m点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ABCDEW为六种前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可形成DA型离子化合物,BC同周期且相邻,CE同主族,E2-Ar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的合金用量最大、用途最广。

回答下列问题:

(1)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分别形成与CE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中沸点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D三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灼热的炭能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向盛有A2C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WEC4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已知ABCDEXY是由表中给出元素组成的常见单质或化合物,并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元素⑧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元素⑤与As两种元素中,简单气态氢化物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元素②⑥⑦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

(4)元素③的单质与元素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5)若A为红棕色气体,则XD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美国NASA曾开发一种铁—空气二次电池。该电池放电时,其原理如下图所示,电池反应为:2FeO22H2O=2Fe(OH)2

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 a极质量不变

C. b极为电池负极    D. 电子由a极经负载流向b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B.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C.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