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Ⅰ.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

Ⅰ.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Ⅱ.利用右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干燥管D的作用是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 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                 的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                      溶液的洗气瓶.

 

Ⅰ(1)钠 铝(2)S2-+Cl2=== S↓+2Cl- Ⅱ(3) 防止溶液倒吸(4)变蓝 NaO (5)有白色沉淀生成 饱和NaHCO3溶液 【解析】试题分析:Ⅰ.(1)将钠、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钠与盐酸反应最剧烈;1mol钠与盐酸反应生成0.5mol氢气,1mol镁与盐酸反应生成1mol氢气,1mol铝与盐酸反应产生1.5mol氢气,因此铝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 S↓+2Cl-; Ⅱ.(3)干燥管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变蓝色,即可证明非金属性Cl>I;从环境保护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即可证明非金属性:C>Si;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以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气体。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ABCDE都为短周期元素,A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B的+1价阳离子和C―1价阴离子都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C的下一周期,可与B形成BD型离子化合物;EC为同一周期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一种强酸。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2)画出D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

3)与E的氢化物分子所含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是____________(举一例、填化学式,下同)、离子是____________

4AC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5D的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

 

查看答案

(1)已知Na2CO3·10H2O(s)=Na2CO3(s)+10H2O(g)   ΔH1=+532.4 kJ·mol-1

Na2CO3·10H2O(s)=Na2CO3·2H2O(s)+8H­2O(g)    ΔH2=+373.6 kJ·mol-1

H­2O(g)= H­2O(l)     ΔH3=-44kJ·mol-1

写出Na2CO3·2H2O脱水分解后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1g乙醇(C2H5OH)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29.7 kJ的热量,

写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卡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      

实验后的记录:

Zn为正极,Cu为负极

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

SO42﹣向Zn极移动

若有0.5mol电子流经导线,则产生5.6L气体

电流的流向是:Cu→Zn

负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⑥

 

查看答案

5 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2NO(g)+2CO(g)N2(g)+2CO2(g)。起始反应时NO和CO各为3 mol,保持密闭容器体积不变,10秒钟达到化学平衡,测得N2为1 mol。下列有关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2 L,则正反应速率将增大,逆反应速率将减小

B.反应前5秒钟内,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1·s-1

C.当v(CO)=2v(N2)时,该反应中NO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D.保持压强不变,往容器中充入1 mol He,正、逆反应速率都不改变

 

查看答案

可逆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①消耗2molSO2的同时生成2molSO3

②SO2、O2与S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2

③反应混合物中,SO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④恒容条件下压强保持不变

⑤一定体积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⑥v(SO2)=2v(O2)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     D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