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酸性KMnO4、H2O2在生产、生活、卫生医疗中常用作消毒剂,其中H2O2还可用...

酸性KMnO4、H2O2在生产、生活、卫生医疗中常用作消毒剂,其中H2O2还可用于漂白,是化学实验室里必备的重要氧化试剂。高锰酸钾造成的污渍可用还原性的草酸(H2C2O4 )去除,Fe(NO3)3也是重要氧化试剂,下面是对这三种氧化剂性质的探究。

(1)某同学向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

(2)取300 mL 0.2 mol/L的KI溶液与一定量的酸性KMnO4溶液恰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I2和KIO3,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的是________mol。

(3)测定KMnO4样品的纯度可用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取0.474 g KMnO4样品溶解酸化后,用0.100 mol/L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标准Na2S2O3溶液应盛装在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实验中,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12.00 mL,则该样品中KMnO4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8MnO4-+5S2O32-+14H+=8Mn2++10SO42-+7H2O。

(4)Mg-H2O2酸性电池采用海水作电解质溶液(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该电池的正极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

(5)在Fe(NO3)3溶液中加入Na2SO3溶液,溶液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溶液先变为浅绿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变为棕黄色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2H++H2O2=Cu2++2H2O 1:2 0.16 碱式 0.00192 H2O2+2H++2e-=2H2O 增大 Fe3+被还原成Fe2+ 3Fe2++4H++NO3-=3Fe3++NO↑+2H2O 【解析】(1)浸泡铜片的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铜片溶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铜、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H2O2=Cu2++2H2O;其中双氧水是氧化剂,铜是还原剂,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1:2;(2)碘化钾的物质的量是0.06mol,0.06 mol I-→0.02 mol I2+0.02 IO3-转移0.02mol×2+0.02mol×6=0.16 mol电子;(3)Na2S2O3溶液显碱性,则应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n(Na2S2O3)=0.012L×0.1mol/L=0.0012mol,则 8MnO4-+5S2O32-+14H+=8Mn2++10SO42-+7H2O 8 5 x 0.0012mol x=0.00192mol;(4)正极反应双氧水得电子被还原为水,正极反应为H2O2+2H++2e-=2H2O,在反应过程中H+被消耗,则pH增大;(5)先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过一会又变为棕黄色,则Fe3+先被还原后又氧化,后变为棕黄色的原因是H+与NO3-组成的硝酸将Fe2+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Fe2++4H++NO3-=3Fe3++NO↑+2H2O。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把握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电子守恒应用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的性质及电极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难点是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尤其在离子共存以及与金属反应的有关计算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5℃时,将不同浓度的二元弱酸H2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设反应后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2A)

c (NaOH)

x

0.10

9

0.10

0.10

5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x﹤0.10

B. 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C. 实验②所得溶液:c(Na+)=c(A2—)+c(HA)+c(H2A)

D. 将实验①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c(A2—)/c(HA)变大

 

查看答案

如图是利用一种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假设是淀粉)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利用此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子透过离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

B.铜电极应与X相连接

C.M电极反应式:(C6H10O5)n+7nH2O-24ne=6nCO2↑+24nH+

D.当N电极消耗0.25mol气体时,则铁电极增重16g

 

查看答案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无机离子:NaNH4+Mg2Al3SO42NO3-Cl。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预处理后得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已知3NO3-8Al5OH2H2O3NH38AlO2-

根据以上的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试样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NO3-

B.试样中一定不含Al3

C.试样中可能存在NaCl

D.该雾霾中可能存在NaNO3NH4ClMgSO4

 

查看答案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C>D>E,三者形成的简单离子中D离子的半径最小

B. 元素A所形成的氢化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C. 元素C、D、E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D. 元素B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

 

查看答案

以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时,1 L pH=6纯水中,含10-8NA

B. 15.6 g Na2O2 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C. 1 mol SiO2中含有2 mol Si–O单键

D. 14g分子式为CnH2n的(n≥2)链烃中含有的C=C的数目一定为NA/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