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维拉佐酮是临床上使用广泛的抗抑郁药,其关键中间体...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维拉佐酮是临床上使用广泛的抗抑郁药,其关键中间体G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任写两种)

(2)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G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

a.B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b.A、B两种物质不可用核磁共振氢谱或红外光谱区别

c.C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还原反应

d.1 mol D能与2 mol NaOH反应

(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反应②加入K2CO3的作用是_________

(5)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

(6)已知:

请以甲苯、乙醇等为原料制备 ,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题干)______

 

硝基、醚键、酯基、醛基(任写两种) 还原反应 C13H15N3O2 bd 弱碱性下K2CO3可与生成的HCl反应,使反应②更多的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 (1)中含氧官能团包括硝基、醚键、酯基、醛基; (2)反应④是发生题中信息类的反应,将—NO2还原为—NH2,反应类型是还原反应,的分子式为C13H15N3O2; (3)a.中含有酚羟基和醛其,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且能发生银镜反应,故a正确;b.中含有3种等效氢,而中有5种等效氢,两物质含有的官能团也不完全相同,可用核磁共振氢谱或红外光谱区别两物质,故b错误;c.中存在硝基、醚键、酯基、醛基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d.1 mol要NaOH溶解中发生酯的水解,只消耗1 mol NaOH,故d错误;答案为bd; (4)反应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②加入K2CO3的目的是利用弱碱性条件下K2CO3可与生成的HCl反应,使反应②更多的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5)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可以是单一的醛基也可以是甲酸酯;②能发生水解反应,其水解产物之一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存在甲酸苯酯基团;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说明结构相对对称,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6)以甲苯、乙醇等为原料制备 路线流程图为。 点睛:根据反应条件推断反应类型:(1)在NaOH的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可能是酯的水解反应或卤代烃的水解反应。(2)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加热,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在浓H2SO4存在的条件下加热,可能发生醇的消去反应、酯化反应、成醚反应或硝化反应等。(4)能与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可能为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5)能与H2在Ni作用下发生反应,则为烯烃、炔烃、芳香烃、醛的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6)在O2、Cu(或Ag)、加热(或CuO、加热)条件下,发生醇的氧化反应。(7)与O2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反应,则该物质发生的是—CHO的氧化反应。(如果连续两次出现O2,则为醇→醛→羧酸的过程)。(8)在稀H2SO4加热条件下发生酯、低聚糖、多糖等的水解反应。(9)在光照、X2(表示卤素单质)条件下发生烷基上的取代反应;在Fe粉、X2条件下发生苯环上的取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铁、铝、铜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以下问题:

(1)超细铜粉可用作导电材料、催化剂等,其制备方法如下:

①铜元素位于周期表_________区;Cu+的基态价电子排布图_________;NH4CuSO3中N、S、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元素符号表示)。

②SO42-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SO32-的价层电子互斥模型为_________

(2)请写出向Cu(NH3)4SO4水溶液中通入SO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3)某学生向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氨水生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过量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最后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乙醇,析出[Cu(NH3)4]SO4·H2O晶体。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因NH3和H2O都为极性分子,且它们还存在分子内氢键,所以氨气极易溶于水

b.NH3分子和H2O分子,分子空间构型不同,氨气分子的键角小于水分子的键角

c.Cu(NH3)4SO4所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

d.Cu(NH3)4SO4组成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氮元素

②请解释加入乙醇后析出晶体的原因_________

(4)下图所示为金属铜的一个晶胞,此晶胞立方体的边长为a pm,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金属铜的密度为ρ g/cm3,则晶胞中铜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用含有aρ的代数式表示的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_ mol-1

 

查看答案

草酸钴可用于指示剂和催化剂的制备。用水钴矿(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12O3、MnO、MgO、CaO、SiO2等)制取CoC2O4·2H2O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浸出液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有H+、Co2+、Fe2+、Mn2+、Ca2+、Mg2+、Al3+等;

②酸性条件下,ClO3-不会氧化Co2+,ClO3-转化为Cl-

③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表:

沉淀物

Fe(OH)3

Al(OH)3

Co(OH)2

Fe(OH)2

Mn(OH)2

完全沉淀的pH

3.7

5.2

9.2

9.6

9.8

 

 

(1)浸出过程中加入Na2SO3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2)向浸出液中加入NaCl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3)已知:常温下NH3·H2ONH4++OH-  Kb=1.8×10-5

H2C2O4H++HC2O4-  Ka1=5.4×10-2

HC2O4-H+C2O42-  Ka2=5.4×10-5

则该流程中所用(NH4)2C2O4溶液的pH______7(填“>”或“<”或“=”)。

(4)加入(NH4)2C2O4 溶液后析出晶体,再过滤、洗涤,洗涤时可选用的试剂有:________

A.蒸馏水        B.自来水        C.饱和的(NH4)2C2O4溶液 D.稀盐酸

(5)萃取剂对金属离子的萃取率与pH的关系如右图1,萃取剂的作用是________;其使用的适宜pH范围是________

A.2.0~2.5        B.3.0~3.5        C.4.0~4.5

(6)CoC2O4·2H2O热分解质量变化过程如图2所示。其中600℃以前是隔绝空气加热,600 ℃以后是在空气中加热。A、B、C均为纯净物;C点所示产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氮氧化物(NOx)、SO2和CO2等气体会造成环境问题。对燃煤废气进行化学方法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1=-572 kJ·mol-1

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2=-1160 kJ·mol-1

写出甲烷将NO2还原为N2并生成气态水时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工业上利用CO2生成甲醇燃料,反应为:

CO2(g)+3H2(g) CH3OH(g)+H2O(g)  ΔH=-49.0 kJ·mol-1

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容器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恒温下,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1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坐标)。

①该反应在0 min~8 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②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物质的量变化如图1虚线所示。与实线相比,曲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

(3)反应:CO(g)+2H2(g) CH3OH(g)  ΔH=-129.0 kJ/mol可用于合成甲醇。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ν(a)>ν(c)、 ν(b)>ν(d)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M(b)>M(d)

(4)常温下,Ksp(BaCO3)=2.5×10-9,Ksp(BaSO4)=1.0×10-10,控制条件可实现如下沉淀转换:BaSO4(s)+CO32-(aq) BaCO3(s)+SO42-(aq)该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________,欲用1 L Na2CO3溶液将0.01 mol BaSO4全部转化为BaCO3,则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应不低于________

 

查看答案

磺酰氯(SO2Cl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实验室可利用SO2与Cl2在活性炭作用下反应制取少量的SO2Cl2,装置如下图所示(有些夹持装置省略)。已知SO2Cl2的熔点为-54.1 ℃,沸点为69.1 ℃,遇水能发生剧烈的水解反应,并产生白雾。

(1)单独检验己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2)由仪器B的使用可知SO2与Cl2反应的ΔH_______0(填“>”或“<”),仪器C的作用是_______

(3)试剂X、Y的组合最好是________

a.18.4 mol/L H2SO4+Cu   b.4 mol/L HNO3+Na2SO3   c.60% H2SO4+K2SO3

(4)反应结束后,将丙中产物分离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5)分离产物后,向获得的SO2Cl2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止得到无色溶液w。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②检验溶液w中存在Cl-的方法是________

(6)SO2Cl2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活性材质,已知电池反应为:2Li+SO2Cl2=2LiCl +SO2↑。则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25 ℃时,向盛有50 mL pH=2的一元酸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的过程中,溶液中c(A-)与c(HA)之和始终不变

B. c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C. 等浓度的NaOH和NaA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关系:c(Na+)>c(A-)>c(OH-)>c(H+)

D. 25 ℃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a约为1.43×10-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