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三氯化铬是化学合成中的常见物质,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制备三氯化...

三氯化铬是化学合成中的常见物质,三氯化铬易升华,在高温下能被氧气氧化。制备三氯化铬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重铬酸铵分解产生的三氧化二铬(Cr2O3难溶于水)需用蒸馏水洗涤,如何用简单方法判断其已洗涤干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图装置制备CrCl3时,反应管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r2O3+3CCl4==2CrCl3+3COCl2,则向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样品中三氯化铬质量分数的测定:称取样品0.3000g,加水溶解并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于碘量瓶(一种带塞的锥形瓶)中,加热至沸后加入1g(足量)Na2O2,充分加热煮沸,适当稀释,然后加入过量2mol·L-1H2SO4至溶液呈强酸性,此时铬以Cr2O72-存在,再加入1.1g KI,加塞摇匀,充分反应后铬以Cr3+存在,于暗处静置5min后,加入1mL指示剂,用0.0250mol·L-1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平均消耗标准Na2S2O3溶液21.00mL。(已知:2Na2S2O3+I2 == Na2S4O6+2NaI)

①判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②加入Na2O2后要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呈无色 赶尽反应装置中的氧气 鼓气使反应物进入管式炉中进行反应 最后一滴滴入时,蓝色恰好完全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偏低 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防止氧气将I-氧化,产生误差 92.5% 【解析】(1)因为(NH4)2Cr2O7显桔红色,最后一次洗涤的流出液呈无色,说明洗涤干净; (2)氮气不能氧化三氯化铬且充入氮气能使反应物进入管式炉中进行反应,为防止三氯化铬被氧化且使反应物进入管式炉中进行反应,充入氮气; (3)①滴入最后一滴时,如果溶液颜色在半分钟内不变色,则达到滴定终点;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会使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反应不完全,所以导致它的质量分数的测量结果偏低; ②溶液中有溶解的氧气,氧气可以氧化I-氧化,若不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使生成的I2的量增大,产生偏高的误差,故加热煮沸,其主要原因是:除去其中溶解的氧气,防止氧气将I-氧化,产生偏高的误差; ③令25.00mL溶液中n(Cr3+),由Cr元素守恒及方程式可得关系式2Cr3++~Cr2O72-~3I2~6Na2S2O3,根据关系式计算. 2Cr3++~Cr2O72-~3I2~6Na2S2O3, 2  6 n(Cr3+)    0.0250mol/L×0.021L 故n(Cr3+)=0.0250mol/L×0.021L×,所以250mL溶液中n′(Cr3+)=0.0250mol/L×0.021L××=0.00175mol,根据Cr元素守恒可知n(CrCl3)=n′(Cr3+)=0.00175mol,所以样品中m(CrCl3)=0.00175mol×158.5g/mol=0.2774g,故样品中无水三氯化铬的质量分数为×100%=92.5%。 点睛:无机工艺流程题,重点探究的是反应原理并能熟练化学用语解答,这就要求对整个流程进行认识分析,对流程中每一个反应池或操作中出现的箭头要理解清楚,通常箭头指向反应池或容器的代表参加反应的物质,箭头背离的为生成物,再结合包括酸碱性、有无空气中氧气参与反应的环境,并借助于质量守恒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知识判断反应原理,写出反应方程式或离子反应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数十年来,化学工作者对碳的氧化物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些重要成果。如利用CO2和CH4重整可制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H2),已知重整过程中部分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I CH4(g)==C(s)+2H2(g)          H= + 75.0 kJ·mol-1

II CO2(g)+H2(g)==CO(g)+H2O(g)  H = + 41.0 kJ·mol-1

IIICO(g)+H2(g)==C(s)+H2O(g)    H = 131.0 kJ·mol-1

(1)反应CO2(g)+CH4(g)==2CO(g)+2H2(g)的△H =_______________kJ·mol-1

(2)固定n(CO2)=n(CH4),改变反应温度,CO2CH4的平衡转化率见图。同温度下CO2的平衡转化率大于CH4的平衡转化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右图是在不同温度下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lg[c(CO)/c(CO2)]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 CO接触的时间,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

BCO不适宜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

C.工业冶炼金属铜(Cu)时较低的温度有利于提高CO的利用率

DCO还原PbO2的反应ΔH>0                                

(4)一定条件下Pd-Mg/SiO2催化剂可使CO2“甲烷化”变废为宝CO2+4H2 CH4+2H2O,最佳催化温度是200℃-300℃左右,超过300℃催化剂会完全失活、反应停止。向密闭容器通入v(CO2) ∶v(H2)=1∶4的反应气体,常温进料开始加热,画出甲烷的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载人航天器中应用电化学原理,以Pt为阳极,PbCO2的载体)为阴极,KHCO3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还原消除航天器内CO2同时产生O2和新的能源CO,则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室温下H2CO3电离常数约为K1=4×10-7  K2=5×10-11,则0.5mol•L-1的Na2CO3溶液的pH等于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第二步水解和H2O的电离)

 

查看答案

高温时,Cu2S和O2在密闭容器中实际发生的反应为以下两步:

2Cu2S+3O2 2Cu2O+ 2SO2 2 Cu2O+ Cu2S6Cu+ SO2

amol Cu2Sbmol空气(设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0%)在高温下充分反应。根据下列几种情况回答问题(反应前后温度、容器体积不变):

(1)若反应后剩余固体只有Cu,则ab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反应后容器内的压强小于反应前,通过分析,确定反应后容器内固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常温下为气体,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进行了研究。

(1)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图2中的:___________。(填“a”或“b”)

(2)打开B的活塞,A中氯酸钠和稀盐酸混和产生Cl2和ClO2,写出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电镀工业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水,必须严格处理后才可以排放。含CN-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下: 

已知:9.0g 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后,产生 8.0g 黑色固体,生成的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时,产生 10.0g 白色沉淀,最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除去氧气后,还剩余标准状况下密度为 1.25g/L 的单质气体 1.12L

(1)溶液 B具有性质________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写出沉淀 D 在氧气中灼烧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液 C 中还含有微量的CN-离子,通过反应②,可将其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

请回答:

(1)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B+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化合物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               D.能发生银镜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