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Ⅰ.已知:CO2(g)+ 3H2(g) CH3OH(g)+ H2O(g) △H ...

Ⅰ.已知:CO2(g)+ 3H2(g) CH3OH(g)+ H2O(g) △H

现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2和H2。实验测得反应体系中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关系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表格中的n1=______________

(2)0-5min内 v (H2)=_______________

(3)该条件下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Ⅱ.在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0molCH4和2.0molH2O(g)。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H4(g)+H2O(g)CO(g)+3H2(g) △H

已知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100℃时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___

(5)图1中的p1_______p2(填“<”、“>”或“=”),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6)若100℃时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是K1,200℃该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是K2,则K1___ K2(填“<”、“>”或“=”).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0.75mol 0.3 mol·L-1·min-1 75% 2.25×10-4 mol2·L-2 < 相同温度 时p1下CH4的转化率大于p2下CH4的转化率,根据方程式,压强越小转化率越高 < 据图像可知,该可逆反应的△H>0,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Ⅰ. (1). 因为10分钟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了,说明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所以表格中的n1= 0.75mol 。 (2). 由表中数据可知,0-5min内氢气的变化量为二氧化碳的3倍,即1.5mol,所以 v (H2)= = = = 0.3 mol·L-1·min-1 (3). 该条件下CO2的平衡量为0.25mol,变化量为0.75mol,所以平衡转化率=75% Ⅱ. (4). 在容积为100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0molCH4和2.0molH2O(g)。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H4(g)+H2O(g)CO(g)+3H2(g) △H 起始量(mol/L) 0.01 0.02 0 0 变化量(mol/L) 0.005 0.005 0.005 0.015 平衡量(mol/L) 0.005 0.015 0.005 0.015 所以100℃时平衡常数K= = = 2.25×10-4 mol2·L-2 已知CH4的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5). 图1中的p1<p2(填“<”、“>”或“=”),其理由是:相同温度时p1下CH4的转化率大于p2下CH4的转化率,根据方程式,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所以压强越小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6)若100℃时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是K1,200℃该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是K2,则K1< K2(填“<”、“>”或“=”).其理由是据图像可知,该可逆反应的△H>0,是吸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变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硒化锌是一种透明黄色半导体,也可作红外光学材料,熔点1520℃。

(1)基态锌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电负性Se______S,第一电离能Se________As(填“>”或“<”)。

(3)H2Se的分子构型是___________,其中Se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___

(4)H2O的沸点______________(填“>”或“<”)H2Se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

(5)晶体Zn为六方最密堆积,其配位数是_______________

(6)在硒化锌ZnSe晶胞中,Se2—离子作面心立方最密堆积,且Se2—与Se2—之间的最短距离为a nm,则晶胞边长为_____________ nm。

(7)假设阿伏伽德罗常数值为NA,则144g 硒化锌ZnSe晶体中的晶胞数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A、B、C、D、E、F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 关 信 息

A

原子核外有7种运动状态不同的电子

B

外围电子排布式为nsnnpn+2

C

常见的金属,在周期表中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D

气态氢化物及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E

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56,中子数为30

F

单质紫红色,电缆材料,常见氧化物为黑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于第四周期第__族,其高价态离子核外有__个未成对电子

(2)B、C、D三种元素的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A、D两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

(4)常温下AD3是一种淡黄色液体。以下关于AD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AD3分子中只有非极性键           B.AD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8e-稳定结构

C.AD3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D.AD3液体气化时化学键被破坏

(5)金属C与E的黑色磁性晶体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6)向F的硫酸盐溶液中通入AH3气体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过程总的离子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乙醇,析出深蓝色晶体,该晶体中不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

A.配位键      B.极性共价键      C.非极性共价键     D.离子键

 

查看答案

(Ⅰ)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环形玻璃搅拌棒、0.5mol•L﹣1盐酸、0.55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_______

(2)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J·℃﹣1•g﹣1,0.5mol•L﹣1盐酸和0.55mol·L﹣1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实验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反应物及用量

溶 液 温 度

t1

t2

1

50mL0.55mol•L-1NaOH溶液

50mL.0.5mol•L-1HCl溶液

20℃

23.3℃

2

50mL0.55mol•L-1NaOH溶液

50mL.0.5mol•L-1HCl溶液

20℃

23.5℃

 

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中和热△H1=_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②已知:CH3COOH(aq)CH3COO-(aq)+H+(aq) △H2>0 ,

CH3COOH(aq)+OH-(aq)= CH3COO-(aq)+H20(l) △H3 则△H3_____△H1(填“>”、“<”、“=”)

(Ⅱ)某实验小组利用硫酸酸化的KMnO4与H2C2O4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该小组实验方案如下(实验测定KMnO4溶液完全褪色时间)。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H2O/mL

温度/℃

KMnO4溶液完全褪色时间(s)

 

浓度/mol·L-1

体积/mL

浓度/mol·L-1

体积/mL

0.20

2.0

0.010

4.0

2.0

25

t1

0.20

4.0

0.010

4.0

0

25

t2

0.20

4.0

0.010

4.0

0

50

t3

 

 

 

 

 

 

(3)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1_____ t2(填“>”、“<”、“=”),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②和实验③两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硫酸酸化的KMnO4与H2C2O4反应开始时,溶液褪色慢,但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褪色明显加快。针对上述实验现象,该同学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①:硫酸酸化的KMnO4与H2C2O4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猜想②:__________________(请你补充)

要证实猜想②,除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是______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水            D.氯化锰

 

查看答案

在10L定容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态物质构成了可逆反应的体系,当在某一温度时,A、B、C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C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t1时刻前,混合气体的密度减小,t1时刻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B.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C. 由T1向T2变化时,V> V

D. 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查看答案

某温度下,在一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反应2A(g)+B(g)   2C(g)达到平衡时,A、B、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4mol,保持温度和压强不变,对平衡混合物中三者的物质的量作如下调整,平衡右移的是

A. 均增加1mol    B. 均减小1mol    C. 均减半    D. 均加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