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铁、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现有含氯化亚铁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

铁、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现有含氯化亚铁杂质的氯化铜晶体(CuCl2·2H2O),为制取纯净的 CuCl2·2H2O,首先将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如图步骤进行提纯:

已知Cu2+ Fe3+ Fe2+的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 pH,见下表:

 

Fe3+

Fe2+

Cu2+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 pH

19

7.0

4.7

氢氧化物完全沉淀时的 pH

3.0

9.0

6.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计算Fe(OH)3的溶度积Ksp=________(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 mol/L 时则沉淀完全。)

(2)加入氧化剂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适合作氧化剂X的是__________。

A.K2Cr2O7        B.NaClO          C.H2O2      D.KMnO4

(4)加入的物质 Y 是____________。

(5)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0-35(mol·L-1)4 (2)将Fe2+氧化成Fe3+,便于生成沉淀与Cu2+分离 (3)C (4)CuO[Cu(OH)2、CuCO3、Cu2(OH)2CO3也可以] (5)碳酸钙溶解,产生气泡和红褐色沉淀。 【解析】 试题分析:(1)当c(Fe3+)=10-5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此时pH=3,即c(OH-)=1×10-11,Ksp=c(Fe3+)•c3(OH-)=10-5×(1×10-11)3=1×10-38; (2)Fe2+沉淀为氢氧化物时所需pH与Cu2+的沉淀的pH相同,也就是说,Fe2+沉淀的同时,Cu2+也会沉淀,无法将两者分离开,根据题干提供信息可知Fe3+沉淀所需的pH较小,所以应先将Fe2+氧化为Fe3+后再将其除去; (3)根据框图,加入氧化剂X可把Fe2+氧化为Fe3+,而没有增加新杂质,所以X为H2O2,故答案为C; (4)结合题示,调节pH4~4.7,使Fe3+全部沉淀,同样不引进新杂质,所以Y最好为CuO或Cu(OH)2或CuCO3; (5)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铁离子水解呈酸性,加入碳酸钙粉末,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是促进铁离子的水解而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出现的现象为碳酸钙逐渐溶解,产生气泡和红褐色沉淀。 【考点定位】考查除去氯化铜中氯化亚铁并得到氯化铜晶体的方法。 【名师点睛】熟练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提纯原理及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的原则是解题关键,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液中,加入氧化剂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调节pH可以将铁离子沉淀,得到氯化铜的水溶液,然后再酸性环境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氯化铜晶体,据此解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25 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下表:

弱酸化学式

HSCN

CH3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1.3×10-1

1.7×10-5

6.2×10-10

K1=4.3×10-7

K2=5.6×10-11

(1)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A.CH3COONa、B.NaCN、C.Na2CO3D.NaH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字母)。

(2)常温下, 0.1 mol·L-1的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

A.C(H)     B.C(H)/C(CH3COOH)     C.C(H)·C(OH)

(3)25 时,将 20 mL 0.1 mol·L-1 CH3COOH 溶液和 20mL0.1 mol·L-1HSCN溶液分别与20mL 0.1 mol·L-1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H3COO-)________c(SCN-)(填“>”、 “<”或“=”)

(4)25 时,在 CH3COOH CH3COONa 的混合溶液中,若测得 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__________mol·L-1(填精确值), c(CH3COO-)/c(CH3COOH)=_________。

(5)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氮元素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拆开1molH-H 键,1molN-H键, 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N2与H2反应合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2L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 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数据如下:

时间/s

20

40

60

80

100

C(NO2)/(mol/L)

012

020

026

030

0.30

20 s内,v(NO2)=___________mol·L-1·s-1

升高温度时,气体颜色加深,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该温度下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_____________。

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向该容器中充入0.80molNO2,则达到平衡后: c(NO2) ______ 030mol·L-1(填“>”、 “=”或“<”)

(3)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人们关注。现以 H2、O2、熔融盐 Z(Na2CO3)组成的燃料电池电解制备N2O5,装置如图所示,其中Y为CO2

写出石墨I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无中子,B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 CD元素同主族且原子序数D C的二倍, E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1)dn+6ns1。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D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2E元素能形成E+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元素与C元素形成两种常见的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为11 2:1,写出其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以稀硫酸为电解液,其中一个电极上加入甲醇(CH3OH)同时另一个电极通入空气:

(1)此电池的负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

(2)正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

(3)电解液中的H+___________极移动。

 

查看答案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用0.100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mL 浓度均为0.100mol·L-1的盐酸和CH3COOH溶液。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曲线代表滴定CH3COOH溶液的曲线

B.在相同温度下,A、B、C 三点溶液中水电离的 c(H+):B<A=C

C.D点溶液中:c(Cl)=2c(OH)-2c(H+)

D.A点溶液中:c(CH3COO)+c(OH)-c(H+) = 0.05mol·L-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