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

某化学兴趣小组要完成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0.5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              

(2)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         填“能”或“否”,其原因是               

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3)他们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用品

溶液温度

中和热

t1

t2

ΔH

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

50 mL 0.5 mol·L-1 HCl溶液

20

23.3

kJ/mol

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

50 mL 0.5 mol·L-1 HCl溶液

20

23.5 

已知: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kJ·-1·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计算完成上表(保留两位小数)。

(4)实验分析

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         “偏大”或“偏小”或“无影响”)

若用60 mL 0.5 mol·L-1HCl溶液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完成实验,与上述实验相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中和热          (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1)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一个1分,共2分); (2)①否;铜是热的良导体,有热量散失;②保温,减少热量散失;(每空1分) (3)-56.85(2分);(4)①偏小;②偏大;不变;(每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实验桌上备有大小两个烧杯、泡沫塑料、泡沫塑料板、胶头滴管、量筒、0.5 mol·L-1盐酸、0.55 mol·L-1NaOH溶液,实验尚缺少的玻璃用品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 (2)①铜是热的良导体,有热量散失,因此实验中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②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减少热量散失; (3)两次实验的温度差值的平均值是(3.3℃+3.5℃)/2=3.4℃。反应后溶液的比热容c为4.18 kJ·℃-1·kg-1,各物质的密度均为1 g·cm-3,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3.4℃×4.18 kJ·℃-1·kg-1×0.1kg=1.4212kJ。反应中生成水是0.025mol,则中和热=。 (4)①醋酸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则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偏小。②若用60 mL 0.5 mol·L-1HCl溶液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完成实验,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增加,因此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大。由于中和热是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所以测得的中和热不变。 考点:考查中和热沉淀实验设计与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的一种510电子分子,其立体构型为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为         ,属于         分子(填极性非极性)。

2)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         (填化学式)元素的电负性         元素(选填=)的电负性。

3)根据元素周期表分区,元素位于         区,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              

4)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与元素的氢氧化物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元素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

(1)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已知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s)+O2(g)CO2(g) ΔH1=-393.5 kJ·mol-1

H2(g)+O2(g)H2O(g) ΔH2=-242.0 kJ·mol-1

CO(g)+O2(g)CO2(g)  ΔH3=-283.0 kJ·mol-1

根据以上数据,写出Cs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白磷和PCl3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键能:PP 198 kJ·mol-1,ClCl 243 kJ·mol-1,PCl 331 kJ·mol-1。则反应P4(白磷,s)+6Cl2(g)4PCl3(s)的反应热ΔH=       

 

查看答案

在一恒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g)H2O(g)CO2(g)H2(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增大压强,则平衡常数         (填序号)

A一定不变  B一定减小 C一定增大   D增大、减小、不变皆有可能

(2)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c(CO2)

 

查看答案

(1)三氯化铁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易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三氯化铁晶体类型为               

(2)CH2=CH2CH≡CH、 CH3—CH3这四种分子中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是             填序号

(3图为某晶体的一个晶胞示意图,该晶体由A、B、C三种基本粒子组成,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如图表示的是A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