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新能源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在加工时,一般掺杂...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在新能源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在加工时,一般掺杂微量的铜、锎、硼、镓、硒等。回答下列问題:

二价铜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已知高温下Cu2O比CuO更稳定,试从铜原子核外电子结构变化角度解释                

如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        

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可生成[Cu(NH3)4]2+配离子。已知NF3与NH3的空间构型都是三角锥形,但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其原因是                  

铜与类卤素(SCN)2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         ,类卤素(SCN)2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沸点。其原因是                        

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可与具有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形成配合物,如BF3能与NH3反应生成BF3•NH3,在BF3•NH3中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B与N之间形成配位键,氮原子提供                  

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晶体相似,层间相互作用为                      。六方氮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和硬度都与金刚石相似,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                        g/cm3。(只要求列算式)。

 

 

(1)1s22s22p63s23p63d104s1;亚铜离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亚铜离子核外电子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2)4 ;(3) 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偏向F,导致NF3中氮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4NA;(4)异硫氰酸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硫氰酸不能;(5)sp3;孤对电子;(6)分子间作用力;(4×25)/ NA×(361.5×10−10)3 g/cm3 【解析】 试题分析:(1)Cu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4s、3d能级各失去1个电子形成Cu2+,铜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9,亚铜离子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亚铜离子核外电子处于稳定的全充满状态,高温下Cu2O比CuO更稳定;(2)阴离子处于晶胞的体心、面心、顶点与棱上,晶胞中阴离子数目为1+8×1/8+2×1/2+4×1/4=4; (3)F的电负性比N大,N-F成键电子对偏向F,导致NF3中氮原子核对其孤电子对的吸引能力增强,难以形成配位键,故NF3不易与Cu2+形成配离子(4)(SCN)2的结构式为N≡C-S-S-C≡N,单键为σ键,三键含有1个σ键、2个π键,1mol(SCN)2中含有π键的数目为4NA,异硫氰酸分子间可形成氢键,而硫氰酸不能,故异硫氰酸的沸点较高,(5)BF3•NH3中B原子形成4个σ键、没有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B原子采取sp3杂化;B原子含有空轨道,N原子含有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中N原子提供孤对电子;(6)六方氮化硼晶体结构与石墨晶体相似,层间相互作用为分子间作用力;在金刚石的晶胞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4+8×1/8+6×1/2=8. 立方氮化硼与金刚石相似,所以氮化硼晶胞中硼原子和氮原子的数目各有4个,晶胞质量为4×25/NA; 晶胞边长为361.5pm,则氮化硼的密度为4×(361.5×10-10)3=(4×25)/ NA×(361.5×10−10)3 g/cm3 考点:晶胞的计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配合物的成键情况考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严重污染空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脱硝:

已知:H2的燃烧热为285.8kJ·mol—1

N2(g)+2O2(g)2NO2(g)   ΔH+133kJ·mol—1

H2O(g)H2O(l)         ΔH—44kJ·mol—1

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他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脱碳:

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CO2和6mol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l)+H2O(l)   ΔH﹤0

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H—H键断裂

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6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CH3OH(g)+H2O(g)  ΔH﹤0中的所有物质都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条件

反应时间

CO2(mol)

H2(mol)

CH3OH(mol)

H2O(mol)

反应:恒温恒容

0min

2

6

0

0

10min

 

4.5

 

 

20min

1

 

 

 

30min

 

 

1

 

反应:绝热恒容

0min

0

0

2

2

达到平衡时,反应对比:平衡常数K()        K()(填“﹥”“﹤”或“”)

对反应,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g)和1molH2O(g),则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利用CO与H2可直接合成甲醇,下图是由“甲醇—空气”形成的绿色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示意图,写出以石墨为电极的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查看答案

铬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化学性质稳定,以+2、+3和+6价为常见价态。工业上以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含有Al2O3、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生产金属铬和重铬酸钠(Na2Cr2O7·2H2O),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Na2Cr2O7是一种强氧化剂

常温下,NaBiO3不溶于水,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条件下,能将Cr3+转化为CrO42—

工业上常采用热还原法制备金属铬,写出以Cr2O3为原料,利用铝热反应制取金属铬的化学方程式:                   

酸化滤液D时,不选用盐酸的原因是           

固体E的主要成分是Na2SO4,根据下图分析操作a为           

已知含+6价铬的污水会污染环境。电镀厂产生的镀铜废水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Cr2O72—,处理该废水常用还原沉淀法,具体流程如下:

Cr(OH)3的化学性质与Al(OH)3相似。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加入NaOH溶液时要控制溶液的pH不能过高,是因为           

下列溶液中可以代替上述流程中Na2S2O3溶液的是           (填选项序号)

AFeSO4溶液     B浓H2SO4     C酸性KMnO4溶液     DNa2SO3溶液

上述流程中,每消耗0.1molNa2S2O3转移0.8mole,则加入Na2S2O3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含CrO42—的废水要经化学处理,使其浓度降至5.0×10—7mol·L—1以下才能排放。用以下方法处理废水:加入可溶性钡盐生成BaCrO4沉淀[Ksp(BaCrO4)=1.2×10—10],再加入可溶性硫酸盐处理多余的Ba2+。则加入可溶性钡盐后的废水中Ba2+的浓度应不小于            mol·L—1,废水处理后方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查看答案

青蒿素,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丙酮、氯仿和苯中,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已知:乙醚沸点为35。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之一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的,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的目的是          

操作I需要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           ,操作的名称是          

操作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

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

用下列实验装置测定青蒿素分子式的方法如下:

将28.2g青蒿素样品放在硬质玻璃管C中,缓缓通入空气数分钟后,再充分燃烧,精确测定装置E和F实验前后的质量,根据所测数据计算。

装置E中盛放的物质是          

该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          

用合理改进后的装置进行试验,称得:

装置

实验前/g

实验后/g

E

22.6

42.4

F

80.2

146.2

则测得青蒿素的最简式是          

某学生对青蒿素的性质进行探究:将青蒿素加入含有NaOH、酚酞的水溶液中,青蒿素的溶解量较小,加热并搅拌,青蒿素的溶解量增大,且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与           (填字母)具有相同的性质。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酯            D.葡萄糖

 

查看答案

25时,将不同浓度的二元弱酸H2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设反应后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1

反应后溶液的pH

c(H2A)

c(NaOH)

x

0.10

9

0.10

0.10

5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0.10

B.HA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

C.实验所得溶液:c(Na+)c(A2—)+c(HA)+c(H2A)

D.将实验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c(A2—)/c(HA)变大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

A

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滴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然后分液

C

证明久置的Na2O2没有变质

滴加过量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D

比较盐酸与醋酸的酸性强弱

分别测定同温同浓度NaCl溶液与CH3COONa溶液的p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