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

ABCDE五种溶液分别是NaOHNH3·H2O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

BD均能与pH=3A溶液反应,当它们以等物质的量混合时均能恰好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溶液前者呈酸性,后者呈中性;

浓度均为0.1mol·L1CD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酸性。回答下列问题:

1E           

2)用水稀释0.1 mol·L1B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填写序号)

a   b   cc(H+)·c(OH    dn(OH)

3pH相同的等体积的两份溶液AE,分别与镁粉反应,若最后仅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镁粉,且放出氢气的质量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

a.反应所需要的时间E>A

b.开始反应时的速率A>E

c.参加反应的镁粉物质的量A=E

dE溶液里有镁粉剩余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BC混合后溶液,升高温度(溶质不会分解)溶液pH随温度变化如右图中           曲线(填写序号)

5CD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的原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室温下,向0.01mol·L1 C溶液中滴加0.01mol·L1 D溶液至中性,得到的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CH3COOH;(2)a;(3)c;(4)④; (5)NH4++H2ONH3·H2O+H+,c(Na+)> c(SO42-)>c(NH4+)>c(OH-)=c(H+)。 【解析】 试题分析:(1)①pH=3,说明溶液显酸性,A可能是CH3COOH、HCl、NH4HSO4中的一种,等物质的量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且后者呈中性,此溶质为强酸强碱盐,即A为HCl,D为NaOH,前者呈现酸性,B为NH3·H2O,根据②C和D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为NH4HSO4,E为CH3COOH;(2)NH3·H2ONH4++OH-,a、加水稀释促进电离,n(B)减少,n(OH-)增大,因此比值逐渐减小,故正确;b、加水稀释,c(OH-)减小,但c(H+)增大,因此比值增大,故错误;c、Kw=c(H+)×c(OH-),Kw只受温度影响,因为温度不变,因此Kw不变,故错误;d、加水促进电离,n(OH-)增大,故错误;(3)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相同pH时,醋酸的浓度大于盐酸,最后产生氢气相同,有一份溶液中存在镁,因此盐酸中放入的镁大于醋酸,且盐酸中有镁剩余,a、除开始,消耗H+,醋酸还能电离出H+,醋酸中c(H+)大于盐酸中c(H+),即醋酸反应速率快,所用时间短,即A大于E,故错误;b、开始时pH相同,c(H+)相同,反应速率相同,故错误;c、产生氢气量相同,消耗镁的物质的量相同,故正确;d、根据上述分析,盐酸中镁有剩余,故错误;(4)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混合,反应后溶质为(NH4)2SO4,NH4++H2ONH3·H2O+H+,溶液显酸性,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水解,c(H+)增大,pH减小,因此选项④正确;(5)C和D混合后溶液显酸性,溶质为Na2SO4和(NH4)2SO4,溶液显酸性是NH4+水解造成,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H2ONH3·H2O+H+,溶液显中性,溶质为(NH4)2SO4、Na2SO4、NH3·H2O,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c(Na+)> c(SO42-)>c(NH4+)>c(OH-)=c(H+)。 考点:考查强弱电解质、盐类水解、离子浓度大小顺序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化学分析中,常需用KMnO4标准溶液,由于KMnO4晶体在室温下不太稳定,因而很难直接配制准确物质的量浓度的KMnO4溶液。实验室一般先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晶体,粗配成大致浓度的KMnO4溶液,再用性质稳定、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基准物质草酸钠[ Na2C2O4 相对分子质量=134.0 ]对粗配的KMnO4溶液进行标定,测出所配制的KMnO4溶液的准确浓度,反应原理为: 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以下是标定KMnO4溶液的实验步骤:

步骤一:先粗配浓度约为0.15mol/LKMnO4溶液500mL

步骤二:准确称取Na2C2O4固体mg放入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加稀硫酸酸化,加热至70~80℃,用步骤一所配KMnO4溶液进行滴定。记录相关数据。

步骤三:                            

步骤四:计算得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左图为整个过程中可能使用的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

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           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某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mL,仰视时读数为M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标号)。

2)该滴定实验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3)步骤二中滴定操作图示(上右图)正确的是                  (填编号)。

4)步骤二的滴定过程温度变化并不明显,但操作过程中发现前一阶段溶液褪色较慢,中间阶段褪色明显变快,最后阶段褪色又变慢。试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分析,溶液褪色中间明显变快,最后又变慢的原因是                             

5)请写出步骤三的操作内容                                 

6)若m的数值为1.340g,滴定的KMnO4溶液平均用量为25.00mL,则KMnO4溶液的浓度为           mol/L

7)若滴定完毕后读数时俯视,则实验误差为        (填偏高偏低无影响)。

 

查看答案

(1)一定温度下1 L 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0.1 mol CH3COONa固体则醋酸的电离平衡  ________(”)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的值_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2)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其中存在的主要溶质微粒是NH3·H2O

已知:a.常温下,醋酸和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均为1.74×105 mol·L1

b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CH3COONH4溶液呈________(,下同)NH4HCO3溶液呈________性,NH4HCO3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99 时,KW1.0×1012 mol2·L2,该温度下测得0.1 mol·L1Na2A溶液的pH6

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该温度下,将0.01 mol·L1H2A溶液稀释到20倍后,溶液的pH__________

体积相等、pH1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产生的氢气____________

A.盐酸多 BH2A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0.1 mol·L1H2A溶液与0.2 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工业上制备BaCl2的工艺流程图如图: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用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对工业过程进行模拟实验。查表得:

BaSO4(s)+4C(s)4CO(g)+BaS(s)   ΔH1=+571.2kJ·mol1

BaSO4(s)+2C(s)2CO2(g)+BaS(s)   ΔH2=+226.2kJ·mol1

(1)气体用过量的NaOH溶液吸收,得到硫化钠。Na2S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KBr,当两种沉淀共存时,________________

[Ksp(AgBr)=5.4×1013Ksp(AgCl)=2.0×1010]

(3)反应C(s)+CO2(g) 2CO(g)的ΔH=____________kJ·mol1

(4)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炭,同时还要通入空气,其目的是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3

B.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

C.若分离溶液中的Fe3Cu2,可调节溶液的pH4左右

D.若在含有Cu2Ni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先沉淀

 

查看答案

Na2CO3溶液、CH3COONa溶液、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B.若将三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

D.若三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