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渣(主要成分Cu2S和Fe2O3)制取粗铜和绿矾(FeSO4...

某实验小组用工业上废渣(主要成分Cu2S和Fe2O3)制取粗铜和绿矾(FeSO4·7H2O)产品,设计流程如下:

(1)气体a为________

(2)固体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

(3)溶液B在空气中放置有可能变质,如何检验溶液B是否变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步骤中需要用到的是________(填字母)。

(5)为测定产品中绿矾的质量分数,称取40.000g样品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滴定次数

1

2

3

4

KMnO4溶液体积/mL

20.80

20.02

19.98

20.00

① 请写出有关滴定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组实验数据出现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填代号)。

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c.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③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所得产品中绿矾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1)SO2(2)Fe、Cu (3)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溶液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 (4)b、c (5)①MnO4-+5Fe2++8H+=Mn2++5Fe3++4H2O②a、c③69.50℅ 【解析】 试题分析:(1)Cu2S灼烧生成氧化铜和SO2 ,所以气体a是SO2 ;固体A是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铁分别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铜;硫酸铁、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固体B的主要成分为Fe、Cu;硫酸亚铁可能被氧化为Fe3+;检验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是取少量溶液B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溶液变质,反之则没有变质;硫酸亚铁溶液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可得绿矾,步骤⑤中需要用到的是蒸发、过滤操作;(5)①KMnO4溶液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4-+ 5Fe2+ + 8H+ = Mn2++5Fe3++4H2O;第1组实验数据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偏大。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溶液浓度偏小,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a正确; b.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无影响,b错误; c.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c正确; d.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小,d错误; ③设25.00mL溶液中含Fe2+ xmol X=0.01mol,绿矾的质量分数 69.50℅。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高温下用CO还原CuO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H2C2O4CO↑+CO2↑+H2O

Cu2O+4NH3·H2O=2[Cu(NH3)2]++3H2O+2OH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首先必须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操作为                 

(2)装置B的试剂是                 

(3)为探究其还原产物的成分,某同学提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1:还原产物为Cu2O;

假设2:还原产物为                 

假设3:还原产物为                 

(4)F装置中的PdCl2溶液可以吸收多余的CO,反应后溶液变黑(P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为验证还原产物的成分,甲、乙同学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

甲同学反应前测CuO固体样品的质量为13.0g,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D装置的酒精喷灯,并立即熄灭A装置的酒精灯,待D装置中固体冷却后,称得固体的质量为10.6g。

甲同学取少量称量后的固体放入200mL 3.0 mol·L-1的氨水中,充分混合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没有改变(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甲同学通过信息推测固体的成分为                 

乙同学称量E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CuO的转化率比甲同学计算结果                  填(偏小、偏大、不变)

 

查看答案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普遍的热门话题。

(1)氮氧化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已知:

CH4(g)+2NO2(g)= N2(g)+CO2(g)+2H2O(g) ΔH1= -867 kJ·mol-1

CH4(g)+4NO2(g)= 4NO(g)+CO2(g)+2H2O(g) ΔH2= -564 kJ·mol-1

CH4NO还原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催化反硝化法和电化学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催化反硝化法中,用H2在催化剂表面将NO3还原为N2,一段时间后,溶液的碱性明显增强。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居室装修材料会挥发出甲醛,污染空气。通过传感器可以监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一种燃料电池型甲醛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4)排放到大气中的SO2会形成硫酸型酸雨,SO2形成酸雨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煤火电发电厂的尾气中含SO2,常用Na2SO3溶液或氨水吸收尾气,生成NaHSO3 或NH4HSO3,已知NaHSO3溶液显酸性,则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5)已知25时,Ksp(BaSO4) =1.0 ×10-10mol2·L-2 现将4.0×104mo1/L 的Na2SO4 溶液与一定浓度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生成沉淀,计算应加入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A、B、C、D均为化学常见的纯净物,A是单质.它们之间有如下的反应关系:

(1)若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且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B与C可反应生成A,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A是太阳能电池用的光伏材料,B为A单质的氧化物,C、D为钠盐,两种物质中钠、氧外的元素为同一主族,且溶液均显碱性。写出B→C的离子方程式:                

(3)若B为淡黄色固体,②③反应均用到同一种液态氢化物,D物质常用于食品工业。

B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                     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                  

(4)若D物质具有两性,②③反应均要用强碱溶液,反应是通入过量的一种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                             

(5)若A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反应用到A,②⑤反应均用到同一种非金属单质。写出C→D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

实验研究发现,金属与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现有一定量的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5mol/L 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mol)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硝酸与铝粉、铁粉反应,其还原产物为硝酸铵

B.b点与a点的差值为0.05 mol

C.c点对应NaOH溶液的体积为40 mL

D.样品中铝粉和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9

 

查看答案

工业上常用电解硫酸钠溶液联合生产硫酸和烧碱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阴极和阳极均为惰性电极.测得同温同压下,气体甲与气体乙的体积比约为2:1,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离子交换膜d为阴离子交换膜

C.产物丙为硫酸溶液

D.a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