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现有一份含有FeCl3和FeCl2固体混合物,为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现有一份含有FeCl3和FeCl2固体混合物,为测定各成分的含量进行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1: 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向溶解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产生沉淀;

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白色固体17.22 g。

实验2: 称取与实验1中相同质量的样品,将样品溶解;

向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

将沉淀过滤、洗涤后,加热灼烧,到质量不再减少,得到固体物质4g。

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过程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保存FeCl2溶液时通常会向其中加入少量试剂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实验2通入足量Cl2的目的是________         

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_。

(4)如何检验溶解样品中含有Fe2+                                

(5)通过实验所得数据,计算固体样品中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1)烧杯、玻璃棒 (2)铁粉;稀盐酸 (3)将Fe2+全部转化为Fe3+;2Fe2++Cl2=2Fe3++2Cl- (4)取少许样品溶解液于试管中,滴几滴铁氰化钾试剂(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溶液褪色),证明含有亚铁离子 (5)2:3 【解析】 试题分析:(1)溶解时,需把固体混合物放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以促进溶解速率,所以用到的仪器为:烧杯、玻璃棒。 (2)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Fe3+而使溶液变质,为了防止Fe2+的氧化,FeCl2溶液中需加入少量的铁粉;Fe2+易水解,FeCl2+2H2OFe(OH)2+2HCl,为了防止FeCl2水解,FeCl2溶液中需加入稀盐酸。 (3)向溶解后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目的是用Cl2将Fe2+全部氧化生成Fe3+,发生的反应为: Cl2+2FeCl2=2FeCl3,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 (4)检验样品溶解液中是否含有Fe2+的方法:取少许样品溶解液于试管中,滴几滴铁氰化钾试剂,若产生蓝色沉淀,证明样品溶解液中含有亚铁离子;或在样品溶解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褪色,证明样品溶解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5)设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和bmol, 根据氯元素守恒可有:3amol+2bmol==0.12mol, 根据铁元素守恒可有:amol+bmol=×2=0.05mol 解得a=0.02,b=0.03,所以样品中FeCl3和Fe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实验以及化学计算,难度不大,在计算时要抓住元素守恒。 【名师点睛】守恒法是一种中学化学典型的解题方法,它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来列式求解,可以免去一些复杂的数学计算,大大简化解题过程,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该题中主要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在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遵循电子守恒,即氧化剂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或个数)。若将电子守恒规律应用于解题,可以大大简化我们的计算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守恒法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守恒法包括质量守恒、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电子守恒等。在进行解题时,如何选择并应用上述方法对于正确快速地解答题目十分关键。首先必须明确每一种守恒法的特点,然后挖掘题目中存在的守恒关系,最后巧妙地选取方法,正确地解答题目。① 在溶液中存在着阴阳离子,由于溶液呈电中性,所以可考虑电荷守恒; 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存在着电子的转移,通常考虑电子守恒。③在某些复杂多步的化学反应中可考虑某种元素的守恒法;④在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涉及到与质量有关的问题可考虑质量守恒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五种固体物质A、B、C、D、E由下表中不同的阴阳离子组成,它们均易溶于水。

阳离子

Na+

Al3+

Fe3+

Cu2+

Ba2+

阴离子

OH

Cl

CO32-

NO3

SO42

分别取它们的水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A溶液与C溶液混合后产生蓝色沉淀,向该沉淀中加入足量稀HNO3,沉淀部分溶解,剩余白色固体;

B溶液与E溶液混合后产生红褐色沉淀,同时产生大量气体;

少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过量C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B溶液与D溶液混合后无现象;

将38.4 g Cu片投入装有足量D溶液的试管中,Cu片不溶解,再滴加1.6 mol/L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1)据此推断A的化学式为:A              ;B            

(2)写出过量C与D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B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现象是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说明)

 

查看答案

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电化学装置,电解质溶液均为足量,回答下列问题

(1)电极名称:Cu电极          极,甲池发生的电极总反应离子方程式                      

(2)若用U形铜丝代替“盐桥”,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中Ag电极质量增加5.4g时,乙池电解质溶液为饱和食盐水。乙池中电极总反应化学方程式                         

U形铜丝反应前后质量变化            (填写增大、减小、不变);若要恢复乙池电解质溶液浓度、体积,需向溶液中加              (填物质名称)物质的量为                 mol

 

查看答案

.恒温、恒压下,在一个可变容积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气)+B(气)C(气)

(1)若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a molC,若开始时放入3mol A和3mol B,到达平衡后,生产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2)若开始时放入x molA,2molB和1molC,到达平衡后,A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是ymol和3a mol,则x=__________mol,y=__________mol.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选填一个编号)

(甲)大于2mol    (乙)等于2mol    (丙)小于2mol    (丁)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2mol

(3)若在(2)的平衡混合物中再加入3molC,待再次到达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

.若维持温度不变,在一个与(1)反应前起始体积相同、且容积固定的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

(4)开始时放入1molA和1molB到达平衡后生成b molC.将b与(1)小题中的a进行比较a___________b(填<、>、=)。若保持温度、容积不变,改变某一条件使a=b,则反应物的转化率(填以下选项):              (甲)增大  (乙)减小  (丙)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

(1)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         c(CH3COO)(填“ >” 或“=”或“<”  下同)。

(2)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溶液中c(Na            c(CH3COO

(3)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           ,醋酸体积            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4)将m mol/L的醋酸和n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则醋酸溶液中c(H      氢氧化钠溶液中c(OH),m与n的大小关系是m           n。

 

查看答案

在一真空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N2和30mol H2混合后发生反应:N2+3H22NH3。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H2的转化率为80%。若在同一容器中充入NH3, 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充入NH3的物质的量和达到平衡时NH3的转化率是

A.15mol  20%       B.20mol  20%      C.20mol  80%       D.40mol  8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