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

已知下表数据: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C)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时PH范围

≥9.6

≥6.4

≥3.4

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B.该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 5:4

C.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

D.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到34后过滤,可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

 

D 【解析】 试题分析:Fe3+完全沉淀的PH最小,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故A正确;阳离子水解,该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 5:4,故B正确;PH≥3.4时Fe3+完全沉淀,在pH=5的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存在,故C正确;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引入氯离子,不能获得纯净的CuSO4溶液,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①氨水  ②NH4Cl溶液  ③Na2CO3溶液  ④NaHCO3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①>④>③>②

B.溶液①、②等体积混合后pH > 7,则c(NH4+) < c(NH3·H2O)

C.向溶液①、②中分别加入25 mL 0.1mol/L盐酸后,溶液中c(NH4+):①>②

D.向溶液③、④中分别加入12.5 mL 0.1mol/L NaOH溶液后,两溶液中的离子种类相同

 

查看答案

为探究Fe3+和Cu2+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某同学分别设计了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2中的A为分液漏斗

B.图2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C.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

D.若图1实验中反应速率为,则Fe3+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一定比Cu2+

 

查看答案

已知反应AsO43-+2I+2H AsO33-+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 NaOH溶液

结果发现电流计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Ⅰ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43-+2H+2e=AsO33-+H2O

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

C.操作Ⅰ过程中,C1为正极

D.Ⅱ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_2e=I2

 

查看答案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0.1 mol·L-1NaAlO2溶液:H、Na、Cl、SO

②pH=11的溶液中:CO32-、Na+、AlO2、NO3、S2-、SO32-

③水电离的H+浓度为10-12mol·L-1的溶液中:Cl、CO32-、NO3、SO32-

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NO3

⑤使甲基橙变黄的溶液中:Fe2+、MnO4、NO3、Na+、SO42-

⑥中性溶液中:Fe3+、Al3+、NO3、Cl

A.②④⑥       B.②⑥        C.②     D.①③⑤

 

查看答案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盐桥中的 K+移向CuSO4溶液

B.装置②在电解过程中,a极上得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可以用装置③在铜上镀银,c极为银

D.装置④中一段时间后会有Fe(OH)2生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