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 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

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 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Z>Y>X

B. Z X 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 的同族元素与 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C. CaY2 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

D. CaX2CaY2CaZ2 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 1∶2

 

B 【解析】试题分析: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素,3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3种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18,Z得到1个电子变成8电子结构,则Z为F元素,则X、Y一定至少有一种位于第2周期,X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构,故X为H元素,Y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8-1-9=8,故Y为O元素,A、X、Y、Z分别是H、O、F,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O>F>H,A错误;B、HF分子之间含有氢键,沸点高于其它同族氢化物的沸点,B正确;C、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过氧化钙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错误;D、CaO2其阴离子为O22-,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氧化还原反应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①CaCl2 和Na2S    ②Na2O Na2O2     ③CO2 CS2     ④HCl NaOH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据新闻网报道:科学家首次合成第117号元素,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年十大科学发现。假如第 117 号元素符号暂时定为Up,下列关于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是两种元素

B. 互为同位素

C. 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相同

D. 质量数相同、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

反应 A(g)B(g)+C(g)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A的初始浓度为 0.050mol/L.温度T1 和T2 下A的浓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温度T1________T2,平衡常数 K(T1)_______K(T2).(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2)若温度T2时,5min 后反应达到平衡,A 的转化率为70%,则: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

②平衡时体系总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③反应在0~5min 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 v(A)=____________.。

(3)在题(2)的平衡体系中继续加入1mol 的A,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方向”“逆方向”或“不”)移动,A 的转化率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者“不变”)。

 

查看答案

I.在FeCl3和KSCN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Fe3+(黄色)+3SCN-(无色)Fe(SCN)3(红色)。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溶液颜色变_________(填“深”或“浅”,下同),平衡向___________(填“正”或“逆”,下同)方向移动;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 0.01mol/LNaOH 溶液,溶液颜色变__________,平衡向___________方向移动。

Ⅱ.在两支容积均为30cm3针筒中分别抽入10cm3NO2 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存在2NO2(红棕色)N2O4(无色)平衡体系)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cm3 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了,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深.

①推进针筒后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又变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②第二支针筒最终比第一支针筒气体颜色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Ⅲ. 现有 a.HCl   b.H2SO4   c.CH3COOH

①若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 C(H+)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用字母序号表示,下同)

②若三种溶液的的 C(H+)相同,取等体积上述三种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 溶液完全中和,所需 NaOH 溶液体积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某些金属离子如 Fe3+、Cu2+等对H2O2的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了比较 MnO2 Fe3+和Cu2+的催化效果,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 改为 Fe2(SO4)3 或者将 CuSO4 改为 CuCl2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

(3)加入0.10mol MnO2 粉末于50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mL, 反应放出气体所需时间约为_________min。

②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为 D>C>B>A.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

③计算 H2O2 的初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mol/L。(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