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该温度下,向20ml ...

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该温度下,向20ml 0.01mol/L CH3COOH溶液在逐滴加入0.01mol/L 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点溶液中c(H+)为            ,pH约为           

(2) 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点,滴定过程中宜选用             作指示剂,滴定终点在          (填“c点以上”或“c点以下”)。

(3)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CH3CO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填字母)。

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B.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C.放出酸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D.碱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E.碱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

(4)若向20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填序号).

 

 

(1)4×10-4mol·L-1;3.4 (2)c;酚酞(1分);c点以上(1分) (3)ACE(3分)(4)B 【解析】 试题分析:(1)a点溶液中c(H+)=mol/L=4×10-4mol·L-1,所以溶液的pH=-lgc(H+)=3.4; (2)酸或碱抑制水电离,a和b点溶液都呈酸性,所以抑制水电离,c点呈中性,d点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钾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则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选d;氢氧化钾滴定醋酸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钾溶液呈碱性,应选择酚酞试液指示反应终点。溶液显碱性,则滴定终点在c点以上; (3)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导致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少,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少,测定结果偏低;B.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测定结果偏高;C.放出酸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导致醋酸的物质的量减少,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少,测定结果偏低;D.碱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消耗标准液体积增加,测定结果偏高;E.碱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读数偏小,消耗标准液体积减少,测定结果偏低,答案选ACE; (4)稀氨水中,氨水电离生成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所以氨水溶液呈碱性;盐酸溶液呈酸性,当向氨水溶液中加入盐酸时,盐酸和氨水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导致溶液的pH值降低;当加入20mL盐酸时,盐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呈酸性;继续向溶液中加盐酸,盐酸过量,当盐酸的量远远大于氨水的物质的量时,溶液以盐酸为主,导致溶液的pH值近似于盐酸的pH值,图像中B符合;答案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分析判断,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溶液中离子浓度计算方法,酸碱中和反应中pH值的变化图像以及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名师点晴】明确外界条件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溶液酸碱性判断以及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该题的难点是误差分析,注意误差分析的总依据为:由c测==c标V标/V测 由于c标、V待均为定植,所以c测的大小取决于V标的大小,即V标:偏大或偏小,则c测偏大或偏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来探究“外界条件多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编号

H2C2O4溶液

酸性KMnO4溶液

温度/℃

浓度/ mol•L-1

体积/mL

浓度/ mol•L-1

体积/mL

0.1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25

0.20

2.0

0.010

4.0

50

(1)已知反应后H2C2O4转化为CO2逸出,KMnO4转化为MnSO4,标况下,每生成89.6L CO2气体,转移          mol 电子。写出H2C2O4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          (填编号,下同),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            。本实验通过测定            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3)实验①测得KMnO4溶液的褪色时间为40s,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KMnO4)=_______________ mol•L-1•min-1

 

查看答案

燃料电池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科学家近年研制出一种微型的燃料电池,采用甲醇取代氢气做燃料可以简化电池设计,该电池有望取代传统电池.某学生在实验室利用碱性甲醇燃料电池电解Na2SO4溶液.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电极是_____________(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该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碱性条件下,通入甲醇的一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当消耗3.36 L氧气时(已折合为标准状况),理论上电解Na2SO4溶液生成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mol.

(4)若a、b电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则电解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t℃时,某平衡体系中含有X、Y、Z、W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B.增大压强.W(g)质量分数增加

C.升高温度.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增大X(g)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事实能达到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S>C

B

室温下,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 mol·L-1NaClO溶液和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C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D

10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0.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Mg(OH)2 >Fe(OH)3

 

 

查看答案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极是铜镍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足量)。通电一段时间后,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质量增加3.2g,溶液质量增加0.05 g,(已知氧化性,Cu2+>Ni2+)则A合金中铜、镍原子个数比为

A.4∶1          B.3∶1         C.2∶1        D.1: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