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t℃时,某平衡体系中含有X、Y、Z、W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t℃时,某平衡体系中含有X、Y、Z、W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有关该平衡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一定增大

B.增大压强.W(g)质量分数增加

C.升高温度.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D.增大X(g)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反应方程式为Z(g)+W(g)X(g)+2y(g),则A.由于反应的吸放热未知,则温度变化,平衡常数的变化不能判断,A错误;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W(g)体积分数增加,B正确;C.升高温度,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多,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正反应为吸热反应,C错误;D.增大X(g)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错误,答案选B。 考点:考查化学平衡移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实验事实能达到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与Na2CO3溶液的pH,后者较大

证明非金属性S>C

B

室温下,pH试纸测定浓度为0.1 mol·L-1NaClO溶液和0.1 mol·L-1 CH3COONa溶液的pH

比较HClO和CH3COOH的酸性强弱

C

向含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BaC12固体,溶液红色变浅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D

10mL 0.2 mol/L NaOH溶液中滴入20.1 mol/L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0.1 mol/L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证明在相同温度下的Ksp:Mg(OH)2 >Fe(OH)3

 

 

查看答案

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实验。A极是铜镍合金,B极为纯铜,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足量)。通电一段时间后,A极恰好全部溶解,此时B极质量增加3.2g,溶液质量增加0.05 g,(已知氧化性,Cu2+>Ni2+)则A合金中铜、镍原子个数比为

A.4∶1          B.3∶1         C.2∶1        D.1:1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钠可以检验某无水酒精中是否含有水

B.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可以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C.制取乙酸乙酯时,试剂加入的顺序是:先加入乙醇,后慢慢加入浓硫酸,最后加入乙酸

D.在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蔗糖没有水解

 

查看答案

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又知AgCl的K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t℃时,AgBr的Ksp为4.9×l0-13

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

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

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平衡常数K≈816

 

查看答案

体积为1ml、浓度均为0.10mol/L的XOH和X2CO3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V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OH是弱碱

B.pH=10的两种溶液中的c(X+):XOH大于X2CO3

C.已知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远远大于Ka2,则Ka2约为1.0×10-10.2

D.当lgV=2时,若X2CO3溶液升高温度,溶液碱性增强,则c(HCO3-)/c(CO32-)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