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氮氧化物是目前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 (1)上述反应...

氮氧化物是目前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NO在空气中存在如下反应:

1上述反应分两步完成,其中第一步反应①如下,写出第二步反应②的热化学方程式其反应的焓变

△H2用含△H、△H1的式子来表示

________。

2在某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中充人一定量的N02发生上述反应,测得N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前5秒内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molL-1s-l,该条件下反应:2NO+O22NO2的化学平衡常数数值为             ,平衡后某时刻,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建立新平衡状态后,测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原平衡状态,则:2NOg+O2 g2NO2 g△H    填“>”或“<”0。

32NOg+O2g2NO2 g的两步反应中,反应①的反应速率数值较大,是一个快反应,会快速建立平衡状态,而反应②是一个慢反应,则决定反应2NOg+O2 g2NO2 g反应速率的是反应________填“①”或“②”;对2中反应体系升高温度的过程中,发现2NOg+O2 g 2NO2 g的反应速率变慢,结合该反应的两步反应过程分析可能的原因:           反应未使用催化剂

42中反应体系,反应开始时使用催化剂,请在2的图中画出该反应体系反应进程可能的曲线。

5电解法处理氮氧化物是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的一个新思路。其原理是将NO在电解池中分解成无污染的N2和02除去,如图所示,两电极间是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由传导O2-。则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

 

 

(1)N2O2(g)+O2(g)=2NO2(g)△H2=△H-△H1;(2)0.001;100;<;(3)决定总反应速率的是反应②,温度升高后反应①向左移动,造成N2O2的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于反应②的影响弱于N2O2浓度减小的影响,导致反应②的速率变慢; (4); (5)2NOx+4xe-=N2+2xO2-。 【解析】 试题分析:(1)总式减去①,得出N2O2(g)+O2(g)=2NO2(g)△H2=△H-△H1;(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v(NO2)=(0.04-0.03)/5mol/(L·s)=0.002mol/(L·s),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v(O2)=v(NO2)/2=0.001mol/(L·s),2NO2(g)2NO(g)+O2(g),K=c2(NO)×c(O2)/c2(NO2)=0.022×0.01/0.022=0.01,2NO(g)+O2(g)2NO2(g),此时的平衡常数=1·K-1=100;升高温度,平均摩尔质量减少,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方向为放热反应,即△H<0;(3)根据信息,反应②是一个慢反应,决定反应速率是慢反应,即反应②温度升高后反应①向左移动,造成N2O2的浓度减小,温度升高对于反应②的影响弱于N2O2浓度减小的影响,导致反应②的速率变慢;(4)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无影响,因此图像是: (5)阴极上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根据装置图,NOx在阴极上得电子,根据电解原理,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即阴极上产生O2-,因此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NOx+4xe-=N2+2xO2-。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勒夏特列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氰化钠化学式NaCN,C元素+2价,N元素-3价是白色结晶颗粒、易潮解、剧毒、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氰化钠泄漏,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以减轻污染。

1氰化钠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用双氧水处理NaCN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并检测含氰化钠废水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能否达标排放。

【实验一】实验室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

3装置a中盛装Na2 S03固体的仪器名称是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4装置c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气体等,实验结束后,装置d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还可能有       填化学式

5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____填“NaOH溶液”“水”或“CCl4的注射器,再关闭K2打开K1,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

【实验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已知:

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 mgL-l

,AgI呈黄色,且CN-优先与Ag+反应,

实验如下:取2500 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1000×1 0-4molL-l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250 mL。

6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

7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为    mgL-l

 

查看答案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n、p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Y的常见单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q的水溶液呈碱性,00l molL-l s溶液的pH为12,q、s的焰色反应均呈黄色。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W<X<Y<Z

B通常状况下,X的氢化物可能呈气态、液态或固态

CY的氢化物的沸点比Z的氢化物的沸点高

D由W、X、Y、Z四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化合物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pH=2的盐酸与硫酸的混合溶液中:

B某01 molL-l的NaHA溶液的pH=4,该溶液中:

CNaOH与CH3 COOH混合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可能是:

D等浓度的Na2 C03溶液与NaHC0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查看答案

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采用新型的太阳能热过程生产水泥,可实现C02零排放。当电解低于800℃ 时,碳酸钙先分解成为CaO和CO2,电解质为熔融的碳酸钠,基本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过程中能量转化方式是光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CO2 +4e- =C+ 2CO32-

C电解过程中熔融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

D电解过程中若产生112 LO2,则转移2 mol电子

 

查看答案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