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 ΔH=Q kJ·mol-1;在...

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 ΔHQ kJ·mol-1;在三个不同容积的容器中分别充入1 mol CO2 mol H2,恒温恒容,测得平衡时CO的转化率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容器体积

CO转化率

平衡压强(p)

200

V1

50%

p1

200

V2

70%

p2

350

V3

50%

p2

A.反应速率:

B.平衡时体系压强:p1∶p25∶4

C.若容器体积V1V3,则Q0

D.若实验COH2用量均加倍,则CO转化率<70%

 

C 【解析】 试题分析:A、①和②体积不知,压强不知,无法比较两者的速率,故A错误;B、两的体积不知,所以压强之比不定,不一定是5:4,故B错误;C、③和①CO转化率的转化率相同,若容器体积V1>V3,③到①平衡逆CO转化率减小,但降低温度使CO的转化率增加,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Q<O,故C正确;D、若实验②中CO和H2用量均加倍,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则CO转化率大于70%,故D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池通入O2的电极反应为O2 + 4e-+ 4H+2H2O

B.乙池 Ag电极增重6.4g,溶液中将转移0.2mol电子

C.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到原浓度

D.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g固体

 

查看答案

用如图装置实验,下列预期实验现象及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a

b

预期实验现象

结论

A

铜丝

浓硝酸

试管C中有大量红棕色气体

硝酸有强氧化性

B

木条

18.4mol/L

硫酸

木条变黑

浓硫酸有酸性及氧化性

C

生铁

NaCl溶液

导管处发生倒吸

生铁发生吸氧腐蚀

D

铁丝

含少量HClH2O2溶液

试管C中有大量无色气体

该反应中铁作催化剂

 

 

查看答案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WXYZ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氦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WX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Y处于同一周期,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原子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X>Y>Z>W

B. WXY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酸性

C. 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属于共价化合物

D. WY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查看答案

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现 象
 

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
 

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查看答案

某恒定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A气体、B气体,测得其浓度2 mol/L1 mol/L;且发生如下反应:3A(g)+2B(g)2C()+3D()ΔH  =+a kJ·mol-1,已知代表CD状态未确定;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前后压强比为5∶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向该体系中充入He气,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动

B.此时B的转化率为20%

C.增大该体系压强,平衡向右移动,但化学平衡常数不变

D.增加C的量,AB转化率减小,ΔH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