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的工艺主要包括:①...

二氧化氯(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lO2的工艺主要包括:粗盐精制;电解微酸性NaCl溶液;ClO2的制取。工艺流程如下图:

(1粗食盐水中含有Ca2+、Mg2+、SO等杂质。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试剂X,X是          (填化学式),至沉淀不再产生后,再加入过量的Na2CO3和NaOH,充分反应后将沉淀一并滤去。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O,其原因是                    。(已知:Ksp(BaSO4)=1.1×10-10 ;Ksp(BaCO3)=5.1×10-9

(2上述过程中,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电解时生成的气体B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lO2很不稳定,需随用随制,产物用水吸收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了以下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ClO2溶液10.00 mL,稀释成100 mL试样。

步骤2:量取V1mL试样加入到锥形瓶中,调节试样的pH≤2.0,加入足量的KI晶体,摇匀,在暗处静置30分钟。(已知:ClO2+I+H+—I2+Cl+H2O 未配平)

步骤3: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c 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V2 mL已知:I2+2S2O322I+S4O62

准确量取10.00 mL ClO2溶液的玻璃仪器是                    

滴定过程中,至少须平行测定两次的原因是                   

根据上述步骤可计算出原ClO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⑴BaCl2 BaSO4 和BaCO3的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O离子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 ⑵H2 2NaClO3+4HCl==2ClO2+2NaCl+2H2O+Cl2↑ ⑶酸式滴定管 减少实验误差 CV2/2V1 【解析】 试题分析:⑴粗食盐水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除杂操作时,往粗盐水中先加入过量的BaCl2,除去硫酸根离子;根据沉淀转化原理,BaSO4 和BaCO3的Ksp相差不大,当溶液中存在大量的CO32-离子时,BaSO4(s)会部分转化为BaCO3(s),所以经检测发现滤液中仍含有一定量的SO42-;⑵根据电解原理NaCl→氯酸钠,发生氧化反应,氯酸钠在阳极生成,气体B在阴极生成,所以B是氢气;反应Ⅲ是硫酸钠、盐酸生成ClO2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4HCl==2ClO2+2NaCl+2H2O+Cl2↑;⑶ClO2具有氧化性,准确量取10.00 mL ClO2溶液的玻璃仪器是酸式滴定管;为减少实验误差,至少须平行测定两次的原因是;设原ClO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1,根据ClO2~ I2~2S2O32-关系式,2×V1mL×x=V2 mL×c mol·L-1,x= CV2/2V1。 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实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习小组通过下列装置探究MnO2与FeCl3·6H2O能否反应产生Cl2

实验操作和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

.A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

.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B中溶液变蓝

(1)现象中的白雾是           ,形成白雾的原因是                 

(2)分析现象,该小组探究黄色气体的成分,实验如下:

a加热FeCl3·6H2O,产生白雾和黄色气体。

b用KSCN溶液检验现象和a中的黄色气体,溶液均变红。

通过该实验说明现象黄色气体含有               

(3)除了氯气可使B中溶液变蓝外,推测还可能的原因

实验b检出的气体使之变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证实推测成立。

溶液变蓝的另外一种原因是在酸性条件下,装置中的空气使之变蓝。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4)为进一步确认黄色气体是否含有Cl2,小组提出两种方案,均证实了Cl2的存在。

方案1:在A、B间增加盛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C

方案2:将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检验Fe2+

现象如下:

方案1

B中溶液变为蓝色

方案2

B中溶液呈浅橙红色;未检出Fe2+

方案1的C中盛放的试剂是              

方案2中检验Fe2+ 的原因是               

综合方案1、2的现象,说明选择NaBr溶液的依据是               

(5)将A中产物分离得到Fe2O3和MnCl2,A中产生Cl2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

氢能是理想的清洁能源,资源丰富。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由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

(1)过程:2Fe3O4(s)6FeO(s)+O2(g)   ΔH=+313.18 kJ/mol

将O2分离出去,目的是提高Fe3O4的_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是               

在压强p1下,Fe3O4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α(Fe3O4)~T曲线图1所示。若将压强由p1增大到p2,在图1画出p2的α(Fe3O4)~T曲线示意图。

2)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是             

(3)过程其他条件不变时,在不同温度下,H2O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α(H2O)~t 曲线如图2所示。比较温度T1、T2、T3的大小关系           ,判断依据是             

(4)科研人员研制出透氧膜(OTM),它允许电子、O2-同时透过,实现水连续分解制H2。工作时,CO、H2O分别在透氧膜的两侧反应。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H2O在___________侧反应(填ab,在该侧H2O释放出H2的反应式是                

 

查看答案

部分氧化的FeCu合金样品(氧化产物为Fe2O3、CuO)共5.76g,经如下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A中的阳离子为Fe2+、Fe3+、H+

B.样品中CuO的质量为4.0g

C.V=448

D.原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

 

查看答案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装置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液体混合物

B图②装置用于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表示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0

D对反应:A(s)+2B(g)xC(g)根据图可以求出x=2

 

查看答案

已知25物质的溶度积常数为:FeS:Ksp=6.3×10﹣18;CuS:Ksp=1.3×10﹣36

ZnS:Ksp=1.6×10﹣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温度下,CuS的溶解度大于ZnS的溶解度

B.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可以选用FeS做沉淀剂

C.足量CuSO4溶解在0.1mol/L的H2S溶液中,Cu2+能达到的最大浓度为1.3×10﹣35mol/L

D.在ZnS的饱和溶液中,加入FeCl2溶液,一定不产生FeS沉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