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5分)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

(15分)CoCl2·6H2O是一种饲料营养强化剂。以含钴废料(含少量Fe、Al等杂质)制取CoCl2·6H2O的一种新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钴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ClCoCl2+H2

CoCl2·6H2O熔点86,易溶于水、乙醚等;常温下稳定无毒,加热至110 ~120时,失去结晶水变成有毒的无水氯化钴。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开始沉淀

2.3

7.5

7.6

3.4

完全沉淀

4.1

9.7

9.2

5.2

(1)在上述工艺中,用“盐酸”代替原工艺中“盐酸与硝酸的混酸”直接溶解含钴废料,其主要优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碳酸钠调节pH至a,a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包含3个实验基本操作,它们依次____________________和过滤。

(4)制得的CoCl2·6H2O在烘干时需减压烘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测定产品中CoCl2·6H2O含量,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过滤,并将沉淀烘干后称量其质量。通过计算发现产品中CoCl2·6H2O的质量分数大于100%,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___

(6)在实验室,为了从上述产品中获得纯净的CoCl2·6H2O,通常先将产品溶解在乙醚中,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再进行                    _操作。

 

(1)减少有毒气体的排放,防止大气污染;防止产品中混有硝酸盐(2分)。 (2)5.2~7.6(3分);(3)蒸发浓缩、冷却结晶(2分) (4)降低烘干温度,防止产品分解(2分) (5)样品中含有NaCl杂质;烘干时失去了部分结晶水(3分) (6)蒸馏(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硝酸和金属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对环境有危害,同时实验制备CoCl2·6H2O,加入硝酸将会引入NO3-,产物不纯净; (2)加入碳酸钠,调节pH,除去杂质,根据阳离子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因此a的范围是5.2~7.6; (3)因为得到物质含有结晶水,因此采用蒸发结晶、冷却结晶、过滤; (4)根据信息,加热到110~120℃,失去结晶水变为有毒的无水氯化钴,因此采用减压烘干; (5)因为在流程中加入碳酸钠,后加入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有NaCl,NaCl和硝酸银反应生成AgCl,因此计算出的产品质量偏大,氯化钴的晶体加热过程中失去水,使样品质量减少,因此计算结果偏大;(6)在实验室,为了从上述产品中获得纯净的CoCl2·6H2O,通常先将产品溶解在乙醚中,除去不溶性杂质后,再进行过滤;蒸馏操作。 考点:考查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除杂和提纯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锌是一种常用金属,镓(Ga)的化合物氮化镓(GaN)是制造LED的重要材料,被誉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I.镓(Ga)是火法冶炼锌过程中的副产品,镓与铝同主族且相邻,化学性质与铝相似。

(1)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GaN可由Ga和NH3在高温条件下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下列有关镓和镓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常温下,Ga可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B.一定条件下,Ga可溶于盐酸和氢氧化钠

C.一定条件下,Ga2O3可与NaOH反应生成盐

D.Ga2O3可由Ga(OH)3受热分解得到

II.锌的冶炼方法有火法和湿法。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0、ZnFe2O4,还含有少量CaO、FeO、CuO、NiO等氧化物)湿法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Fe的活泼性强于Ni

(4)ZnFe2O4可以写成ZnO·Fe2O3,ZnFe2O4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

(5)净化I操作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溶液中少量的Fe2+氧化;第二步是控制溶液pH,只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净化I生成的沉淀中还含有溶液中的悬浮杂质,溶液中的悬浮杂质被共同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净化II中加入Z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常温下,净化I中,如果要使c(Fe3+) < 10-5 mol/L,则应控制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Fe(OH)3]=8.0×10-38;lg5=0.7

 

查看答案

25℃时,0.1 mol/L下列溶液的pH如下表,有关比较正确的是

序号

溶液

NaCl

CH3COONH4

NaClO

NaHCO3

Na2CO3

pH

7.0

7.0

10.3

8.3

11.6

A.酸性的相对强弱:HClO<HCO3

B.由水电离产生的c(H+):① =

C.溶液③④中酸根离子浓度:c(ClO)>c(HCO3)

D.在④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c(HCO3)+c(CO32-)+c(H2CO3)=0.1 mol/L

 

查看答案

2L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s)+H2O(g)CO(g)+H2(g)△H>0,测得c(H2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5min内,v (H2)=0.05mol/(L•min)

B.5min时该反应的K值一定小于12 min时的K值

C.10 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减小压强

D.5min时该反应的v (正)大于11 min 时的v (逆)

 

查看答案

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W
 

 

AYZ的气态氢化物,前者更稳定

B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Z

CXW的气态氢化物相互反应,生成物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

DYW的单质,均可通过电解的方法获得

 

查看答案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O-16 Fe-56

A.常温下,0.5 mol·L­-1Fe2(SO4)3溶液中含Fe3+数目为1 NA

B.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含C—H数目为6NA

C.常温常压下,16g 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氧原子的总数为1NA

D.5.6g Fe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3NA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