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实验室制取氯气除了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外还可利用下列反应:KClO3+6HCl...

实验室制取氯气除了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外还可利用下列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该反应的优点是反应产生氯气速度快、不需加热。下图是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上述反应中_________是氧化剂,_________是还原剂,若反应中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mo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实验进行时C中可能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________选“a”“b”或“c”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为了比较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已知Br2的水溶液因浓度不同而呈现橙色或红棕色,I2难溶于水而易溶苯,且I2的苯溶液为紫红色。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Cl2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2,请写出D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打开活塞,将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该现象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大于I2

5装置F的作用是除去污染性的物质Cl2、Br2,已知Cl2与NaOH反应时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cCl/cClO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若烧杯中装有500mL0.2mol/L的NaOH溶液,则最多可吸收标况下的Cl2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忽略Cl2溶于水

 

(1)KClO3,HCl;2.5NA(写“2.5mol”不得分) (2)除杂和安全瓶,锥形瓶中的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 (3)c(4);不能;(5)1.12 【解析】 试题分析:(1)KClO3+6H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成0价,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成0价,因此KClO3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氯气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其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若反应中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mol,则生成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5mol,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5NA,故答案为:KClO3,HCl;2.5NA;故答案为: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盐酸易挥发,反应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发生堵塞时B中的,压强增大,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故答案为:除杂和安全瓶;锥形瓶中液面下降,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选项中abc的Ⅱ中都是干燥剂,根据图示装置可知,II中应该为固体干燥剂,氯气干燥后再通入湿润的有色布条不能验证氯气的漂白性,所以C中I、II、III依次放入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所以选c,故答案为:c; (4)D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用双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过量的氯气能够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所以该现象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故答案为:;不能; (5)根据题意,Cl2与NaOH反应时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无论生成的产物如何,钠原子与氯原子个数都相等,500mL0.2mol/L的NaOH溶液中含有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守恒关系,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标况下的Cl2的体积为0.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1.12; 【考点定位】考查氯气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氧化还原反应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氯气实验室制取、氯气化学性质、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的理解评价、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装置A是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钾、氯化锰和水,氯气中含杂质氯化氢,通过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除去,通过无水氯化钙干燥气体,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先通过I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观察到褪色,再利用II中固体干燥剂(无水氯化钙或硅胶)干燥后,在Ⅲ中放入干燥的有色布条,观察到颜色不褪,则验证氯气不具有漂白性,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D中发生氯气与NaBr的反应生成溴,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氯气、溴均可与KI反应生成碘,则E中碘易溶于苯,出现分层后上层为紫红色的苯层,该现象不能说明溴的非金属性强于碘,过量的氯气也可将碘离子氧化,应排除氯气的干扰,最后剩余气体被氢氧化钠吸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mol/L。(保留小数点后1位)

2)该同学参阅此“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mL与市售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84消毒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序号)。

A.如下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

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

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g

3“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其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500mL2.3mol/L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

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__mL

取用任意体积的浓硫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A.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质量D.溶液的密度

对浓硫酸稀释过程中遇到下列情况,使所配制的硫酸浓度大于2.3mol/L

A.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B.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C.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D.定容时俯视观察液面

 

查看答案

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下列三种情况下,离子方程式与1相同的是填序号

A.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溶液显中性

B.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

C.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过量

3若BaOH2溶液中缓缓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整个过程中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用电流强度I表示可近似地用如下图1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曲线表示。

4若有一表面光滑的塑料小球悬浮于BaOH2溶液中央,如上图2所示。向该烧杯中缓缓注入与BaOH2溶液等密度的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在此实验过程中,小球将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保持不动”

 

查看答案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种类很多,我们可以按照“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盐”的类别进行研究。以下是元素周期表中前18号某种金属元素对应的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所指的转化都是一步完成

1A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若B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其供氧时每生成1molO2,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

3200℃时,11.6gCO2和H2O的混合物气体与足量的B反应,反应后固体增加了3.6g,则原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

4写出一种“C→D”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5某同学将一小块A单质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①变灰暗色是因为生成了过氧化钠

C.③是碳酸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了溶液

D.④只发生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

1下表中有三组物质,每组均有甲、乙、丙三种物质酸、碱、盐均为溶液

根据该表回答问题:

①第Ⅲ组中有一种物质能与第___________组中的所有物质反应,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_。

②第Ⅱ组物质中,跟第Ⅰ组所有物质都不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该物质能与第Ⅲ组中所有物质发生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下列几种物质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氯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盐酸⑧氯化钠⑨熔融的硝酸钾⑩硫酸钡,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有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100mL3mol/L的硫酸和100mLH2O混合,硫酸的浓度变为1.5mol/L

B.把200mL3mol/L的BaCl2溶液跟100mL3mol/L的KCl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cCl仍然是3mol/L

C.把100g20%的NaCl溶液跟100gH2O混合后,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D.把100mL20%的NaOH溶液跟100mLH2O混合后,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是1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