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碳酸氢铵是我国主要的氮肥品种之一,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挥发损失。为了鉴定其质量...

碳酸氢铵是我国主要的氮肥品种之一,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容易挥发损失。为了鉴定其质量和确定田间施用量,必须测定其含氮量。

Ⅰ.某学生设计了一套以测定二氧化碳含量间接测定含氮量的方法。将样品放入圆底烧瓶中:

(1)请选择必要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为               

(2)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最适合的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氢氧化钠

(3)连在最后的装置起到的作用                 

Ⅱ.如果氮肥中成分是(NH42SO4,则可以用甲醛法测定含氮量。甲醛法是基于甲醛与一定量的铵盐作用,生成相当量的酸,反应为2(NH42SO4+6HCHO=(CH26N4 +2H2SO4 + 6H2O,生成的酸再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从而测定氮的含量。步骤如下:

(4)用差量法称取固体(NH42SO4样品0.6g于烧杯中,加入约30mL蒸馏水溶解,最终配成100mL溶液。用              (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准确取出20.00mL的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8%中性甲醛溶液5mL,放置5min后,加入1~2滴                 指示剂(已知滴定终点的pH约为8.8),用浓度为0.08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读数如下表:

滴定次数

滴定前读数(mL)

滴定后读数(mL)

1

1.20

16.21

2

3.00

18.90

3

4.50

19.49

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            ,由此可计算出该样品中的氮的质量分数为              

(5)在滴定实验结束后发现滴定用的碱式滴定管玻璃尖嘴内出现了气泡,滴定开始时无气泡,则此实验测定的含氮量比实际值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Ⅲ.如果测定碳酸氢铵中的含氮量时,使用甲醛法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I.(1)b-e,f-h,g-c;(2)B;(3)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影响实验结果; II.(4)酸式;酚酞;溶液从无色变为浅红色,30s内不褪色;14%;(5)偏小; III.否;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时,溶液中HCO3-中的H+也会和氢氧化钠中和. 【解析】 试题分析:Ⅰ.(1)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性质或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一般除杂在前,干燥在后;若是燃烧管除杂,则干燥在前;若用洗气瓶,则“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则“大进小出”;根据题意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为二氧化碳的吸收装置,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必须防止水蒸气和外界空气的干扰;为保证分液漏斗内液体顺利流下,应选第二个装置作为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根据上述分析连接次序为:b-e,f-h,g-c; (2)盐酸和硝酸易挥发,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测定,氢氧化钠溶液与样品反应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分液漏斗内的液体应为稀硫酸,选B; (3)连在最后的装置起到的作用为防止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进入装置影响实验结果; Ⅱ(4)(NH4)2SO4属于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所以用酸式滴定管准确取出20.00mL的溶液;滴定终点的pH约为8.8,酚酞变色范围为8.2—10,应用酚酞作指示剂;用浓度为0.08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达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溶液从无色变为浅红色 ,且30s内不褪色;分析题给数据知,第二组数据误差较大,应舍弃,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5.00mL 根据题给反应得氮原子与氢氧化钠之间的关系式:N—NaOH,代入数据计算可得,0.6g样品中含氮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8mol/L×0.015L×5=0.006mol,其质量为0.084g,质量分数为14%; (5)在滴定实验结束后发现滴定用的碱式滴定管玻璃尖嘴内出现了气泡,滴定开始时无气泡,代入计算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此实验测定的含氮量比实际值偏小; Ⅲ.如果测定碳酸氢铵中的含氮量时,使用甲醛法不合理,理由是因为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时,溶液中HCO3—中的H+也会和氢氧化钠中和。 考点:以化肥中元素含量的测定为载体,考查实验装置的连接、滴定实验的基本操作和计算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改变温度或加入某些电解质会影响水的电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纯水在100℃时,pH=6,该温度下0.1mol•L-1的NaOH溶液中,溶液的pH=             

(2)25℃时,向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得到pH为11的溶液,其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水电离出的c(OH-)=           mol·L-1

(3)体积均为100mL、pH均为2的盐酸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HX是             (填“强酸”或“弱酸”),理由是               

 

 

查看答案

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          (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2)相同条件下,0.1 mol·L-1NH4Al(SO4)2中c(NH4+)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 mol·L-1NH4HSO4中c(NH4+)。

(3)如图是0.1 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①其中符合0.1 mol·L-1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写字母),导致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②20 ℃时,0.1 mol·L-1NH4Al(SO4)2中2c(SO42-)-c(NH4+)-3c(Al3+)=             

(4)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查看答案

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科学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探究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温下,用经过砂纸打磨的铝片中取两片质量相等、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发现铝片在稀盐酸中消失的时间比在稀硫酸中短。

(1)对[探究活动一]实验现象发生的原因,请你帮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请你设计实验对以上假设进行验证:

验证假设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假设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某小组在实验室测定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

(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2.4

3.4

4.8

6.8

9.4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           0,熵变△S           0(填>、<或=).

(3)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

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溶液;②0.01mol/L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⑤0.01mol/L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⑥0.01mol/L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⑴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选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        

⑵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           ③(选填“>”、“<”或“=”);

⑶将六份溶液同等程度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①         ②,③         ④(选填“>”、“<”或“=”);

⑷某二元酸H2A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A2-+H+。回答下列问题:

①Na2A溶液显__________性,理由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若0.1mol/L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__________0.11mol/L(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0.1mol/L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Ki=1.77×10-4

Ki=4.9×10-10

Ki1=4.3×10-7  Ki2=5.6×10-11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CN-+H2O+CO2=HCN+HCO3-

B.2HCOOH+CO3­2-=2HCOO-+H2O+CO2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后者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