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NH4H...

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中: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NH4Al(SO4)2可作净水剂,其理由是          (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相关文字说明)。

(2)相同条件下,0.1 mol·L-1NH4Al(SO4)2中c(NH4+)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0.1 mol·L-1NH4HSO4中c(NH4+)。

(3)如图是0.1 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①其中符合0.1 mol·L-1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写字母),导致pH随温度变化的原因是                 

②20 ℃时,0.1 mol·L-1NH4Al(SO4)2中2c(SO42-)-c(NH4+)-3c(Al3+)=             

(4)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1)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即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 (2)小于 (3)①Ⅰ NH4Al(SO4)2水解,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②10-3-10-11 (4)a c(Na+)>c(SO42-)>c(NH4+)>c(OH-)=c(H+) 【解析】 试题分析:(1) 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即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吸附悬浮颗粒使其沉降从而净化水. (2)相同条件下,因为 NH4++H2ONH3·H2O+H+,酸能抑制NH4+的水解,0.1 mol·L-1 NH4Al(SO4)2中c(NH4+)小于0.1 mol·L-1NH4HSO4中c(NH4+)。 (3)①因NH4Al(SO4)2水解,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所以变化的曲线是Ⅰ; ②20℃时,0.1 mol·L-1NH4Al(SO4)2溶液pH=3,c(H+)=10-3mol·L-1,根据电荷守恒可知,2c(SO42-)+c(OH-)=c(NH4+)+3c(Al3+)+c(H+),2c(SO42-)-c(NH4+)-3c(Al3+)=c(H+) -c(OH-)=(10-3-10-11)mol·L-1。 (4)酸和碱加入水中对水的电离有抑制作用,生成盐时,存在NH4+水解,对水的电离有促进作用,加入100mLNaOH时正好生成正盐,水解程度最大,是a点;而b点需要多加入一些NaOH,因此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c(Na+)>c(SO42-)>c(NH4+)>c(OH-)=c(H+) 。 考点: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水的电离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学习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科学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探究金属与不同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温下,用经过砂纸打磨的铝片中取两片质量相等、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发现铝片在稀盐酸中消失的时间比在稀硫酸中短。

(1)对[探究活动一]实验现象发生的原因,请你帮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两个假设:

假设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设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请你设计实验对以上假设进行验证:

验证假设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假设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活动二]某小组在实验室测定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

(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总压强(kPa)

5.7

8.3

12.0

17.1

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10-3mol/L)

2.4

3.4

4.8

6.8

9.4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           0,熵变△S           0(填>、<或=).

(3)已知:NH2COONH4+2H2ONH4HCO3+NH3•H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

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溶液;②0.01mol/L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⑤0.01mol/L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⑥0.01mol/L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⑴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选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        

⑵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           ③(选填“>”、“<”或“=”);

⑶将六份溶液同等程度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①         ②,③         ④(选填“>”、“<”或“=”);

⑷某二元酸H2A电离方程式是H2A=H++HA-、HA-A2-+H+。回答下列问题:

①Na2A溶液显__________性,理由是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若0.1mol/LNaHA溶液的pH=2,则0.1mol/LH2A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__________0.11mol/L(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③0.1mol/LNa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Ki=1.77×10-4

Ki=4.9×10-10

Ki1=4.3×10-7  Ki2=5.6×10-11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CN-+H2O+CO2=HCN+HCO3-

B.2HCOOH+CO3­2-=2HCOO-+H2O+CO2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后者大

 

查看答案

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mL浓度为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mL时,c(NH4+)=c(CH3COO)

 

查看答案

某化学研究型学习小组对电解质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

①pH=3的强酸溶液1mL,加水稀释至100mL后,溶液pH降低2

②1L0.50mol·L-1NH4Cl溶液与2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前者大

③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

④pH=4、浓度均为0.1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

c(CH3COO)-c(CH3COOH)=2×(10-4-10-10)mol/L

A. 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