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

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 3C(s)=2Fe(s)+ 3CO(g)ΔH 1=+489.0 kJ·mol-1

C(s)+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分离高炉煤气得到的CO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               

(3)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的密闭容器中,由CO和H2合成甲醇:CO(g)+2H2(g)CH3OH(g)

①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B、C两点的平衡常数K(B)       K(C)(填“>”、“=”或“<”).

②某温度下,将2.0molCO和6.0mol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5mol/L,CO的转化率=       ,此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1)Fe2O3(s)+ 3CO(g)=2Fe(s)+ 3CO2(g) △H =-28.5 kJ·mol-1(2分) (2)CO + 4OH-―2e-=CO32-+ 2H2O(2分) (3)①>(2分)②75%(2分) 1.3L/mol(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Fe2O3(s)+ 3C(s)=2Fe(s)+ 3CO(g)ΔH 1=+489.0 kJ·mol-1 ①,C(s)+CO2(g)=2CO(g)ΔH 2 =+172.5 kJ·mol-1 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3,得到热化学方程式为Fe2O3(s)+ 3CO(g)=2Fe(s)+ 3CO2(g) △H =-28.5 kJ·mol-1。 (2)CO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负极上是CO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又因为电解质是KOH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的是碳酸钾,即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CO + 4OH-―2e-= CO32-+ 2H2O 。 (3)①根据图中CO的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当温度升高时,一氧化碳的转化率逐渐减小,所以化学平衡向左移动,平衡常数减小,则K(B)> K(C); ②将2.0molCO和6.0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CO)=0.25mol/L, CO(g)+2H2(g)═CH3OH(g) 初始浓度:1.0 3.0 0 变化浓度:0.75 1.5 0.75 平衡浓度:0.25 1.5 0.75 CO的转化率0.75÷1×100%=75%,此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0.75÷(0.25×1.52)≈1.3。 考点: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极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平衡常数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硅单质、硅的氧化物、硅酸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广泛的运用:

①硅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硅酸钠是为数不多的溶于水的硅酸盐,硅酸钠显          性,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有白色沉淀产生,写出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铜不能与稀硫酸共热发生反应,但在过氧化氢与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片,常温下就生成蓝色溶液。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硫酸在该反应中表现的性质是             

(3)纳米金属铁能高效地降解毒性强、难生物降解的有机卤化物,科技工作者利用Fe2O3和CH4在一定条件下制得纳米级单质铁,同时两种可燃性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Fe3O4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Fe3O4可用于制造录音磁带和电讯器材等。高温下,铝粉能与Fe3O4发生铝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4.8g Fe3O4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被还原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

 

查看答案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

查询资料,得有关物质的数据如下表:

25℃时

pH值

饱和H2S溶液

3.9

SnS沉淀完全

1.6

FeS开始沉淀

3.0

FeS沉淀完全

5.5

(1)检验制得的绿矾晶体中是否含有Fe3+,可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

A.KSCN溶液     B.NaOH溶液    C.KMnO4溶液

(2)操作II中,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__________;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__________.

(3)操作IV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冷却结晶、__________.

(4)操作IV得到的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其目的是:

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

②____      __________________

(5)测定绿矾产品中Fe2+含量的方法:a.称取2.850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000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

(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滴定时盛放KMnO4溶液的仪器为              (填仪器名称)

②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                  

③写出酸性高锰酸钾滴定Fe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④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

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cCl-:cClO-=11,则溶液中cClO-:cClO3-=1/2

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1/2amol

C.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2 amol

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1/7amol

 

查看答案

符合右图的反应是

 

 

x轴

y轴

A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B

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盐酸的体积

产生气体的体积

C

向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氯气的体积

生成Br2的物质的量

D

向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体积

生成碳酸氢钙的质量

 

 

查看答案

agMg、Al合金完全溶解在C1 mol·L-1、V1L HCl溶液中,产生b g H2。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2 mol·L-1、V2 L NaOH溶液,恰好使沉淀达到最大值,且沉淀质量为d g。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A.C1=C2V2/V1

B.铝为 24b-a/9 mol

C.d=a+17b

D.与金属反应后剩余盐酸为(C1V1-b)mol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