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未将蒸馏水洗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未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

B. pH试纸使用时不需要润湿,红色石蕊试纸检测气体时也不需要润湿

C. 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D. 石油的蒸馏实验中,忘记加沸石,可以先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加入沸石,再继续加热蒸馏

 

D 【解析】试题分析:A.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量筒不需要洗涤,若将蒸馏水洗涤量筒后的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A错误;B.pH试纸若被湿润,相当于待测液被稀释,影响测定结果;而红色石蕊试纸由于检验氨气,氨气溶于水才能呈碱性,所以使用前必须用质量数湿润,故B错误;C.蒸发时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可以直接加热,不需要加垫石棉网,故C错误;D.液体加热要加沸石或碎瓷片,引入汽化中心,可防止溶液暴沸,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碎瓷片,应该采取停止加热,待溶液冷却后重新添加碎瓷片,故D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溶液配制、蒸发、蒸馏、pH试纸的使用等知识,明确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仪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0mL质量分数为98%H2SO4,用10mL水稀释后,H2SO4的质量分数大于49%

B.地球上99%的溴蕴藏在大海中,故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C.在标况下,将22.4L氨气溶于1L水中,得到1mol/L的氨水

D.向两等份不饱和的烧碱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Na2O2Na2O,使溶液均恰好饱和,则加入的Na2O2Na2O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1(保持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80mL10mol/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4 NA

B标准状况下,22.4LNO11.2L氧气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1.5 NA

C7.2 g CaO2晶体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3 NA

D.将1 mol NH4NO3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4+数目为NA

 

查看答案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Cl2O7P2O5SO3CO2Mn2O7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Na2ONa2O2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查看答案

(1)反应Fe(s)+CO2(g)FeO(s)+CO(g) Δ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 Δ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900

K1

1.47

2.15

K2

2.38

1.67

反应CO2(g)+H2(g)CO(g)+H2O(g) ΔH,平衡常数K,则ΔH=___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K=___________(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H2(g)CO(g)+H2O(g)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ΔH>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再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③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 v(CO)=v(CO)               d. c(CO)=c(CO)

e. 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查看答案

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DF为常见金属元素。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元素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甲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59 g·L-1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EC同主族。均含D元素的乙(金属阳离子)、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均含F元素的乙(单质)、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B的结构式:_____      ____

(2)AC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      ____

(3)F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_____

(4)AC元素组成的氢化物庚和AE元素组成的氢化物辛,热稳定性庚比辛_________(”),理由是___      ____

(5)BCE得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     _。(填具体离子符号)

(6)均含有F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_。均含有D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