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Cl2O7、P2O5、SO...

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Cl2O7P2O5SO3CO2Mn2O7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Na2ONa2O2为相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氧化物,都属于碱性氧化物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溶液导电能力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A 【解析】 试题分析:A、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Cl2O7、P2O5、SO3、CO2、Mn2O7均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A正确;B、因过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水和氧气,则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B错误;C、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C错误;D、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关,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物质的分类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类。对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判断应注意:(1)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NO2。(3)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另外,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无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反应Fe(s)+CO2(g)FeO(s)+CO(g) ΔH1平衡常数为K1

反应Fe(s)+H2O(g)FeO(s)+H2(g) Δ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700

900

K1

1.47

2.15

K2

2.38

1.67

反应CO2(g)+H2(g)CO(g)+H2O(g) ΔH,平衡常数K,则ΔH=___________(用ΔH1和ΔH2表示),K=___________(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H2(g)CO(g)+H2O(g)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ΔH>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再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③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 v(CO)=v(CO)               d. c(CO)=c(CO)

e. 容器内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

 

查看答案

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DF为常见金属元素。A元素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元素AB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甲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59 g·L-1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EC同主族。均含D元素的乙(金属阳离子)、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均含F元素的乙(单质)、丙、丁微粒间的转化全为氧化还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B的结构式:_____      ____

(2)AC11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_      ____

(3)F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        _____

(4)AC元素组成的氢化物庚和AE元素组成的氢化物辛,热稳定性庚比辛_________(”),理由是___      ____

(5)BCE得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     _。(填具体离子符号)

(6)均含有F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_。均含有D元素的乙与丁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_

 

查看答案

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 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极,B是该装置______极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电解后溶液的pH为________;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_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_。(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查看答案

焦亚硫酸钠(Na2S2O5)是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之一。某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 焦亚硫酸钠的制取

采用下图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制取Na2S2O5。装置Ⅱ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发生的反应为Na2SO3+SO2=Na2S2O5

(1)装置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从装置Ⅱ中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_____。

(3)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______(填字母)。

实验二 焦亚硫酸钠的性质

Na2S2O5溶于水即生成NaHSO3

(4)证明NaHSO3溶液中HSO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可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测定溶液的pH

b.加入Ba(OH)2溶液

c.加入盐酸

d.加入品红溶液

e.用蓝色石蕊试纸检测

(5)检验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的实验,是检验__________的存在(填离子符号)。

实验三 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的测定

(6)葡萄酒常用Na2S2O5作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①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5.00 mL,该次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____________g·L-1

②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若有部分HI被空气中氧化氧化,则测得结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

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2 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2O5(g)4NO2(g)+O2(g) ΔH>0。反应物和部分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A.0-20 s内平均反应速率v(N2O5)=0.1 mol·L-1·s-1

B.10 s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20 s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曲线a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