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尿素(H2NCONH2)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氮肥。在工业上,尿素还用于制造有机...

尿素(H2NCONH2)是一种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氮肥。在工业上,尿素还用于制造有机铁肥,如[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III)]。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3+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           

(2)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在一定条件下,NH3与CO2能合成尿素,1mol尿素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尿素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4)NO3的空间构型为          ;写出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            

 

(1)3d5 (2)N>O>C (3)7×6.02×1023 sp2杂化(4)平面正三角形 SO3或BF3 【解析】 试题分析:(1)铁的原子序数是26,则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基态Fe3+的核外价电子排布式为3d5。 (2)非金属性越强,第一电离能越大,但由于氮元素的2p轨道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稳定性强,第一电离能大于氧元素的,因此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C。 (3)单键都是σ键,双键中含有一个σ键。尿素分子中含有一个碳氧双键,其余全部是单键,所以1mol尿素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7×6.02×1023;尿素分子中C原子形成一个双键和2个单键,因此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杂化。 (4)NO3-中氮元素含有的价层电子对数=3+=3,所以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原子数和价电子数分别都相等的是等电子体,则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为SO3或BF3。 【考点定位】考查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共价键、杂化轨道及分子空间构型等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杂化类型的判断可以根据分子结构式进行推断,杂化轨道数=中心原子孤电子对数(未参与成键)+中心原子形成的σ键个数,方法二为根据分子的空间构型推断杂化方式,(1)只要分子构型为直线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杂化,同理,只要中心原子是sp杂化的,分子构型均为直线形。(2)只要分子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3)只要分子中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中心原子均是sp3杂化。(4)V形分子的判断需要借助孤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是1的中心原子是sp2杂化,孤电子对数是2的中心原子是sp3杂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主要反应如下:

①CO(g)+2H2(g)CH3OH(g)              △H=-99kJ·mol-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58 kJ·mol-1

③CO2(g)+H2(g)CO(g)+H2O(g)           △H

(1)反应①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图1中能正确反映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关系的曲线是         ;反应③的△H=          kJ·mol-1

(2)合成气的组成n(H2)/n(CO+CO2)=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CO)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的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α(CO)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其原因是       

(3)为安全起见,工业生产中需对空气中的CO进行检测。

①粉红色的PdCl2溶液可以检测空气中少量的CO。若空气中含CO,则溶液中会产生黑色的Pd沉淀,每生成5.3gPd沉淀,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         

②使用电化学CO气体传感器定量检测空气中CO含量,其模型如图所示。这种传感器利用了原电池原理,则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4)CO与Fe在一定条件下可形成五羰基铁[Fe(CO)5],该化合物易吸收H2生成氢化羰基铁。氢化羰基铁为二元弱酸,可与NaOH反应生成四羰基铁酸二钠。五羰基铁吸收H2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高效水处理剂。某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制备KClO溶液,并通过KClO溶液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制备K2FeO4

查阅资料知K2FeO4的部分性质如下:①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②在0℃~5℃、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仪器C和D中都盛有KOH溶液,其中C中KOH溶液的作用是        

(3)Cl2与KOH的浓溶液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为保证反应生成KClO,需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0~5℃下进行,在不改变KOH溶液浓度的前提下,实验中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4)在搅拌下,将Fe(NO3)3饱和溶液缓慢滴加到KClO饱和溶液中即可制取K2Fe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操作不能将KClO饱和溶液滴加到Fe(NO3)3饱和溶液中,其原因是                

(5)制得的粗产品中含有Fe(OH)3、KCl等杂质。提纯方案:将一定量的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 mol/LKOH溶液中,用砂芯漏斗(硬质高硼玻璃)过滤,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KOH溶液,搅拌、静置,再用砂芯漏斗过滤,晶体用适量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①第一次和第二次过滤得到的固体分别对应的是(填化学式)                      ,过滤时不用普通漏斗而采用砂芯漏斗的原因是        

②晶体用乙醇洗涤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KMnO4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氧化剂,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①软锰矿与过量KOH、KC1O3固体熔融生成K2MnO4;②溶解、过滤后将滤液酸化,使K2MnO4完全转变为MnO2和KMnO4;③滤去MnO2,将滤液浓缩、结晶得深紫色的KMnO4产品。

(1)KMnO4稀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其消毒机理与下列物质相似的是           (填字母)。

A.75%酒精       B.双氧水

C.苯酚           D.“84”消毒液(NaClO溶液)

(2)写出第②步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第③步中从滤液中获得KMnO4晶体的方法是              、过滤、洗涤、干燥。

(4)取上述制得的KMnO4产品2.0000g,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于碘量瓶中,加入稀硫酸和足量碘化钾并放于暗处5min左右,然后加入适量水和数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2500mol/L标准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2I+S4O62-,杂质不参加反应),滴定至终点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

①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计算KMnO4产品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

有机物H是一种新型大环芳酰胺的合成原料,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已知:①苯胺()有还原性,易被氧化;

②硝基苯直接硝化主要产物为二硝基苯。

(1)写出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         

(2)④的反应类型为         ;F的结构简式为        

(3)流程中设计步骤④和⑥的目的是           

(4)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C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子。

(5)对苯二胺是一种重要的染料中间体。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苯、(CH3CO)2O及CH3COOH为主要有机原料制备对苯二胺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查看答案

以孔雀石(主要成分为CuCO3·Cu(OH)2、CuSiO3·2H2O,含SiO2、FeCO3、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CuCl2的工艺流程如下:

SOCl2+H2OSO2↑+2HCl↑

(1)“酸浸”时盐酸与CuCO3·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提高“酸浸”时铜元素的浸出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适当提高盐酸浓度;②适当提高反应温度;③            

(2)“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          (填化学式);“调pH”时,pH不能过高,其原因是        

(4)“加热脱水”时,加入SOCl2的目的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