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

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为:4M+nO2+2nH2O=4M(OH)n,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

B.比较Mg,Al,Zn三种金属-空气电池,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

C.M-空气电池放电过程的正极反应式:4M++nO2+2nH2O+4ne-=4M(OH)n

D.在Mg-空气电池中,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

 

C 【解析】 试题分析:A.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故A正确;B.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则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越多则得到的电能越多,假设质量都是1g时,这三种金属转移电子物质的量分别为、、l,所以Al-空气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最高,故B正确;C.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OH-,因为是阴离子交换膜,所以阳离子不能进入正极区域,则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C错误;D.负极上Mg失电子生成Mg2+,为防止负极区沉积Mg(OH)2,则阴极区溶液不能含有大量OH-,所以宜采用中性电解质及阳离子交换膜,故D正确;故选C。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获取信息解答问题及计算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国科学家构建了一种双室微生物燃料电池,以苯酚(C6H6O)为燃料,同时消除酸性废水中的硝酸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正极

B.若右池产生0.672L气体(标况下),则转移电子0.15mol

C.左池电极反应式为C6H6O+11H2O-28e-=6CO2↑+28H+

D.左池消耗的苯酚与右池消耗的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8:5

 

查看答案

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中,一段时间后SO42-浓度增大

B.装置中滴入酚酞,a极附近变红

C.用装置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装置中发生吸氧腐蚀

 

查看答案

已知:(1)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

(2)C(s)+O2(g)=CO2(g  H2

(3)2H2(g)+O2(g)=2H2O(l)   H3

(4)2CO2(g)+4H2(g)=CH3COOH(l)+2H2O(l)   H4

(5)2C(s)+2H2(g)+O2(g)=CH3COOH(l)   H5

下列关于上述反应的焓变的判断正确的是

A.H1>0,H2<0      B.H5=2H2+H3-H1

C.H3>0,H5<0      D.H4=H1-2H3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  则含40.0gNaOH的稀溶液与醋酸完全中和,放出57.3kJ的热量

C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则表示CO(g)的燃烧热的热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283.0kJ/mol

D.已知2C(s)+2O2(g)=2CO2(g)  H=akJ/mol,2C(s)+O2(g)=2CO(g)   H=bkJ/mol,则b>a

 

查看答案

FeCl3是一种很重要的铁盐,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具有效果好、价格便宜等优点。工业上可将铁屑溶于盐酸中,先生成FeCl2,再通入Cl2氧化来制备FeCl3溶液。

1)将标准状况下的aL氯化氢气体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g•mL-1,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100mLFeBr2溶液中通入标准状况下Cl23.36L,反应后的溶液中Cl-Br-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原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eCl3溶液可以用来净水,其净水的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若用100mL2mol•L-1FeCl3溶液净水时,生成具有净水作用的微粒数__________0.2NA(大于等于小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