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为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下列事实可作依据的是 A. HCl的溶解性强于H2S ...

为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下列事实可作依据的是

A. HCl的溶解性强于H2S    B. 氯的最高价为+7

C. H2S中的S2-能被Cl2氧化    D. HClO的氧化性强于H2SO4

 

C 【解析】试题分析: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该元素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的强弱,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或置换反应的发生情况。一般情况下,活动性强的非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非金属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而与氢化物的溶解性、最高价等无关。根据上分析可知说明氯比硫的非金属性强的依据是H2S+Cl2=HCl+S↓。答案选C。 考点:考查比较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A、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浓硫酸     D、硫酸铜溶液

 

查看答案

下列离子中,所带电荷数与该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等的是

A. Al3+    B. Mg2+    C. Be2+    D. H+

 

查看答案

在常温常压下,下列各组气体不能共存的是

A、SO2与O2     B、NO2与NO      C、O2与N2      D、NO与O2

 

查看答案

有资料认为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假设并进行探究:

假设Ⅰ.Na2O2能氧化NO2

假设Ⅱ.NO2能氧化Na2O2

(1)小组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①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余烬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看见木条复燃。甲同学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但带余烬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NO易被O2氧化,更易被Na2O2氧化。

查阅资料:①2NO+Na2O2===2NaNO2

②6NaNO2+3H2SO4===3Na2SO4+2HNO3+4NO↑+2H2O

③酸性条件下,NO或NO都能与MnO反应生成NO和Mn2+

丙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①A装置中盛装Cu片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反应前,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产物是NaNO2还是NaNO3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组成元素均为主族元素。它们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除(2)外,反应均在常温下进行〕

(1)若A为金属钠,B为饱和NaOH溶液,则白色沉淀D为            (写化学式)

(2)若A是可溶性强碱,B是正盐,D不溶于稀硝酸,则A与B反应(可加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B是正盐,D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溶液,A的相对分子质量与D相同,向一定量的B溶液中逐渐加入固体粉末A,当A与B以物质的量之比3∶1反应时,生成的D的量最多。推知A的化学式为   ,B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