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1) 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碳即可产生水煤气。反应为:

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不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填字母)。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c.υ(CO)=υ(H2

d.c (CO) = c (H2)   e、υ(H2O):υ(CO):υ(H2)=1:1:1

(2) 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 CO2 (g)+H2 (g) ,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1中从开始到达平衡时CO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mol/(l·min),CO(g)的转化率为            

实验2中H2O(g)的转化率为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_ (填“吸”或“放”)热反应。

若实验3平衡时要达到与实验2中平衡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 是______________ (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 (g)+3H2 (g) CH3OH(g)+H2O(g)图(1)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CO2和3molH2,下列措施中能使 c (CH3OH)增大的是_______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充入He (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l mol CO2和3 molH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一个条件(但不改变各组分物质的量和状态)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 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H3OH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______ ;t1~t2改变的条件为               若t0~t1平衡常数为K1, t2~t3平衡常数为K2 ,则K1 _______K2 (填“>”、“=”或“<”)。

 

(1)de (2)①0.15 40℅②40℅ 吸③b=2 a(a﹥1) (3)①cd②t0 ∽t1、升高温度、﹥ 【解析】 试题分析:(1)a.随反应进行的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由于容器体积固定,恒温条件下容器中始终压强不变,说明反应到达平衡, a错误;b.l mol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mol H-O键,断裂2mol H-O键同时生成l molH-H键,说明反应到达平衡, b错误;c.根据反应可知,υ正(CO)=υ逆(H2),说明反应到达平衡,c错误;d.根据反应可知,自始至终c(CO)=c(H2),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d正确; e、当υ(H2O):υ(CO):υ(H2)=1:1:1,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也不能说明浓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到达平衡,e正确;故选de; (2)① 实验1中从开始到达平衡时CO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 mol/(l·min),CO(g)的转化率为CO的转化率为:×100%=40%,② 实验2中H2O(g)的转化率为,CO的转化率为:, 则实验1的转化率大于实验2,则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③使实验3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实验2分别相等,为等效平衡,到达平衡时间t<3min,说明反应速率加快,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满足n(H2O):n(CO)=1:2即可,且实验3中起始浓度应大于实验2,即b=2 a(a﹥1)。 (3)①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CH3OH)减小,a错误;b.充入He (g),恒温恒容下,反应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CH3OH)不变,b错误;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平衡正向移动,c(CH3OH)增大,c正确;d.再充入l mol CO2和3molH2,平衡正向移动,c(CH3OH)增大,d正确,故选:cd; ②根据图象知,t1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可逆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t3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相等,改变的条件是加入催化剂;t4时刻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改变的条件是减小压强,所以平衡混合物中CH3OH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t0~t1;如t0~t1平衡常数为K1,t2~t3平衡常数为K2,且t0~t1温度小于t2~t3温度,所以K1大于K2,故答案为:t0~t1;升高温度;大于.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乙烯与氧气或水蒸气反应均可用于制备合成气,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反应中若生成2molH2(g)时,消耗C2H4(g)的物质的量为               

(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1molC2H4(g)不完全燃烧生成CO(g)和H2O(g),放出的热量为             

(4)某工厂以乙烯、氧气和水蒸气为原料制备合成气,为使能量实现零排放和零补充,则进料气中的氧气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             

 

查看答案

已知ABCDE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CA同主族;ABDE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在常温下均呈气态,在周期表中DE左右相邻,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盐,且B的核电荷数与E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2ABE可组成一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之比为4:1:1,该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     

3D2E2分子的结构式为             CD同主族短周期元素原子形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其电子 式                

4BE3在常温下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遇水即发生水解可生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和一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                                        

5)下列事实能证明DE非金属性强弱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

A.常温下,D的单质呈固态,E的单质呈气态

BE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D的氢化物

CED形成的化合物中,D呈正价

DE的氢化物的沸点高于D的氢化物

 

查看答案

I有甲、乙两位学生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人3mol·L—1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3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1)写出甲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正极为:        (填“铝片”或“镁片”),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值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工作时氢氧根离子往  (填“正极”或“负极”)迁移。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         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           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

(4)通过上述实验分析,“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这种做法可靠吗?          (填“是”或“否”)若填是,下问不用回答;若填否,请写出一种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的实验方法。        

(5)某鱼雷采用Al-Ag2O动力电池,以溶解有氢氧化钾的流动海水为电解液,电池反应为:2Al+3Ag2O+2KOH=6Ag+2KAlO2+H2O,则该电池的负极为       

正极离子反应式为:                                                        

 

查看答案

1)下列微粒:中有______种元素,有       种核素,其中__________________互为同位素。

2AXn+共有x个电子,该阳离子的中子数为N,则N=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物质中Na2OCO2CaCl2H2O2Ca(OH)2Na2O2NH4Cl属于含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___

4)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X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把与下面元素有关的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Ⅳ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______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______

 

查看答案

某可逆反应正向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当反应达到平衡时,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

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减小;

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减小,E2减小,反应热减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