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疏松多孔,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B.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疏松多孔,可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B.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C.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可作储氢材料

D.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D 【解析】 试题分析:A.硅胶疏松多孔,表面积较大,可做催化剂载体,故A正确;B.铝制品表面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内部金属,故B正确;C.镧镍合金能大量吸收H2形成金属氢化物,较稳定,便于储存,应用正确,故C错误;D.在自然界,很多植物都在默默地进行着固氮作用,题目中说到的条件是工业生产上比较理想的条件,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芳香烃X(相对分子质量为9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研究部门以它为初始原料设计出如下,转化关系图(部分产物、合成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是一氯代物,H是一种功能高分子,链节组成为(C7H5NO) 

已知:(苯胺,易被氧化)

(1) X的名称是                ,反应①②③④⑤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2)反应②③两步能否互换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的同系物M比其本身相对分子质量大14,M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芳香族化合物, 能发生水解反应, 与FeCl3溶液能够发生显色反应;

共有                      (不考虑立体异构)种。

(5)请用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出由和其他无机物合成最合理的方案。                                                    

 

查看答案

原子序数小于36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宇宙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1价阳离子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各层均充满。

回答下列问题:

1W+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2Y2X2分子中Y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1mol Y2X2含有σ键的数目为  

3)化合物ZX3的沸点比化合物YX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             

4)元素Y的一种氧化物与元素Z的一种氧化物互为等电子体,元素Z的这种氧化物的分子式是 

5)元素W的一种氯化物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氯化物的化学式是      ,它可与浓盐酸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配合物H2W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晶胞中最近的2个原子距离是apm,晶胞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

 

查看答案

钛及其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酸、碱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航海、石油、化工、医药等部门。由钒钛磁铁矿经“选矿”得到的钛铁矿提取金属钛(海绵钛)的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1)钛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TiO3。控制电炉熔炼温度(<1500K),用等物质的量的碳还原出铁,而钛以二氧化钛的形式进入炉渣浮于熔融铁之上,使钛与铁分离,钛被富集。写出相关反应:                     

(2)已知氯化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一种无色可燃性气体,请写出在1073—1273K下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氯化得到的TiCl4中含有的VOCl3必须用高效精馏的方法除去。实际生产中常在409 K下用Cu还原VOCl3,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生成氯化亚铜和难溶于TiCl4的还原物,写出此反应方程式:           

(4)TiCl4的还原通常在800oC的条件下进行,反应过程中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试写出从还原产物中分离出海绵钛的步骤             

(5)电解法冶炼钛的一种生产工艺是将TiO2粉末与黏结剂混合后,压制成电解阴极板,用石墨作阳极,熔融氧化钙作电解质,电解过程中阳极生成O2和CO2气体,破碎洗涤阴极板即得到电解钛。试写出阴极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

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1)氨的制备与利用。

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是                               

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氨的定量检测。

水体中氨气和铵根离子(统称氨氮)总量的检测备受关注。利用氨气传感器检测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示意图如下:

利用平衡原理分析含氨氮水样中加入NaOH溶液的作用:                     

若利用氨气传感器将1 L水样中的氨氮完全转化为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10-4 mol ,则水样中氨氮(以氨气计)含量为        mg·L-1

(3)氨的转化与去除。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现代化氨氮去除技术。下图为MFC碳氮联合同时去除的氮转化系统原理示意图。

已知A、B两极生成CO2和N2,写出A极的电极反应式:                      

用化学用语简述NH4+去除的原理:                                         

 

查看答案

科学研究表明,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化石燃料到本世纪中叶将枯竭,解决此危机的唯一途径是实现燃料和燃烧产物之间的良性循环:

(1)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在230、有催化剂条件下将CO2和H2转化为甲醇蒸汽和水蒸气。下图是生成1molCH3OH时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已知破坏1mol不同共价键的能量(kJ)分别是:

已知E1=8.2 kJ·mol-1,则E2=__________kJ·mol-1

(2)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0(填“<” 或“>” )

实验2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           

实验3中,若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25%,则a/b=______。

实验4,若900时,在容器中加入CO、H2O、CO2、H2各1mol,则此时V     V(填“<” 或“>” 或“=”)

(3)捕捉CO2可以利用Na2CO3溶液。先用Na2CO3溶液吸收CO2生成NaHCO3,然后使NaHCO3分解,Na2CO3可以进行循环使用。将100mL 0.1mol/LNa2CO3的溶液中通入112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的CO2,溶液中没有晶体析出,则:

反应后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的溶液可以作“缓冲液”(当往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酸和碱时,有阻碍溶液pH变化的作用),请解释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