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液氨、氯化铵为原料,在活性炭...

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液氨、氯化铵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①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g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mLc1 mol·L—1的盐酸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mLNaOH溶液。

②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         

(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      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        

(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    (填“偏高”或“偏低”)。

(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            ;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10—5 mol·L—1,c(CrO42—)为       mol·L—1。(已知:Ksp(Ag2CrO4)=1.12×10—1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       ,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                     ;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                  

 

(1)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 (2)碱, 酚酞(或甲基红); (3)(c1V1—c2V2)×10—3×17/w×100%; (4)偏低; (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2.8×10—3; (6)+3,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 【解析】 试题分析:(1)无论三颈瓶中压强过大或过小,都不会造成危险,若过大,A在导管内液面升高,将缓冲压力,若过小,外界空气通过导管进入烧瓶,也不会造成倒吸,安全作用的原理是使A中压强稳定。 (2)碱只能盛放在碱式滴定管中,酸性溶液只能盛放在酸式滴定管中,所以用NaOH标准溶液确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碱式滴定管盛放NaOH溶液;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恰好反应后呈中性,可以选择酸性或碱性变色范围内的指示剂,甲基橙为酸性变色指示剂、酚酞为碱性变色指示剂,所以可以选取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3)与氨气反应的n(HCl)=V1×10-3L×c1mol•L-1-c2mol•L-1 ×V2×10-3L=(c1V1-c2V2)×10-3mol,根据氨气和HCl的关系式知,n(NH3)=n(HCl)=(c1V1-c2V2)×10-3mol,氨的质量分数=。 (4)若气密性不好,导致部分氨气泄漏,所以氨气质量分数偏低。 (5)硝酸银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为防止硝酸银分解,用棕色滴定管盛放硝酸银溶液;根据铬酸银的溶度积常数可知c(CrO42-)=。 (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则其化学式为[Co(NH3)6]Cl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Co元素化合价为+3价;该反应中Co失电子、双氧水得电子,CoCl2•6H2O、NH4Cl、H2O2、NH3发生反应生成[Co(NH3)6]Cl3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双氧水易分解、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含量的测定,涉及难溶物的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含量的测定等知识点。 【名师点晴】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和实验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综合实验设计题的解题思路,即(1)巧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题的核心,是实验设计的依据和起点。实验原理可从题给的化学情景(或题首所给实验目的)并结合元素化合物等有关知识获取。在此基础上,遵循可靠性、简捷性、安全性的原则,确定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方案。(2)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根据实验原理所确定的实验方案中的实验过程,确定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把握各步实验操作的要点,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3)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有许多综合实验题图文结合,思考容量大。在分析解答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图中所示的各项装置,并结合实验目的和原理,确定它们在该实验中的作用。(4)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现象(或数据)是化学原理的外在表现。在分析实验现象(或数据)的过程中,要善于找出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以及产生误差的原因,或从有关数据中归纳出定量公式,绘制变化曲线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常温下向1L 0.1mol·L-1NH4C1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固体后,NH4+与NH3·H2O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和氨气的挥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小

B.在M点时,n(OH-)-n(H+)=(a-0.05)mol

C.随着NaOH的加入,满分5 manfen5.com不断减小

D.当n(NaOH)=0.1mol时, c(OH-)>c(Cl-)>c(NHH2O)

 

查看答案

已知:(HF)2(g) 满分5 manfen5.com2HF(g)  △H>0,平衡体系的总质量m(总)与总物质的量n(总)之比在不同温度下随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温度:T1< T2

B.平衡常数:K(a)=K(b)<K(c)

C.反应速率:v(b)>v(a)

D.当满分5 manfen5.com30g·mol-1时,n(HF):n[(HF)2]=2:1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a的醋酸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b,则a=b-1

B.含等物质的量的NaHSO3和Na2SO3的溶液:2c(Na+)=3[c(HSO3-)+c(SO32-)+c(H2SO3)]

C.0.1mol·L-1盐酸与0.2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c(NH3·H2O)>c(Cl-)>c(NH4+)>c(OH-)

D.含有AgCl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

 

查看答案

2015年中美专家研制出可在一分钟内完成充电的超常性能铝离子电池,分别以金属铝和石墨为电极,用AlCl4-、A12C17-和有机阳离子组成电解质溶液,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放电时,铝为负极、石墨为正极

B.充电时的阳极反应为:Cn+ AlCl4--e-= Cn AlCl4

C.放电时的负极反应为:Al-3e-+7 AlCl4-=4A12C17-

D.放电时,有机阳离子向铝电极方向移动

 

查看答案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