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综合利用海水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是工业上用海水制备食盐、纯碱、金属镁等...

综合利用海水资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下面是工业上用海水制备食盐、纯碱、金属镁等物质的一种流程:

满分5 manfen5.com

完成下列填空

(1)气体Y是       (填化学式),溶液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可用右图装置模拟此制备过程,仪器c的名称              ,反应时a管应通入              

满分5 manfen5.com

2)为了测定碳酸氢钠中杂质氯元素的含量,先称取a g试样用蒸馏水溶解,再用足量稀硝酸酸化,配成100 mL溶液,取出20 mL注入锥形瓶中,然后用c 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ClK2CrO4溶液为指示剂。已知:常温下Ksp(AgCl)2×1010 Ksp(Ag2CrO4)1.12×1012 Ag2CrO4为砖红色。

①当Cl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残余c(Cl)=1.0×10-5 mol·L-1,则此时溶液中的c(CrO42-)=         mol·L-1

②滴定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                                      ;当观察到出现                          时停止滴定,若此时消耗了AgNO3标准溶液v mL,则碳酸氢钠样品中杂质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③下列情况会造成实验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盛放AgNO3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1)CO2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干燥管 NH3 (2)①2.8×10-3②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砖红色沉淀且在半分钟内不再消失;③ c 【解析】 试题分析:(1)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为得到大量的碳酸氢钠,应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所以Y为二氧化碳;根据流程图可知,反应物为氯化钠、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为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溶液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仪器c的名称为干燥管,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a管通入氨气,一方面可防止倒吸,另一方面有利于碳酸氢钠的生成。 (2)①由氯化银与铬酸银的溶度积可知,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所以当Cl-恰好沉淀完全时,铬酸银正好开始沉淀,则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为2×10-10mol/L÷1×10-5mol/L=2×10-5mol/L,此时溶液中的c(CrO42-)=(1.12×10-12)÷(2×10-5)2=2.8×10-3 mol·L-1。 ②由于硝酸银见光分解,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当Cl-恰好沉淀完全时,铬酸银正好开始沉淀,停止滴定,所以当观察到出现砖红色沉淀且在半分钟内不再消失时停止滴定;根据题给信息,滴定时发生的反应为Cl-+Ag+=AgCl↓,消耗了AgNO3标准溶液v mL时,n(AgNO3)=c×v ×10-3mol,则碳酸氢钠样品中杂质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③ a.盛放AgNO3溶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硝酸银的浓度减小,滴定时所需硝酸银的体积增大,会造成实验测定结果偏高,a错误;b滴定管滴定前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使读出的硝酸银的体积增大,造成实验测定结果偏高,b错误;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使读出的硝酸银的体积减小,造成实验测定结果偏低,c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海水制备纯碱、金属镁等物质的工艺流程及有关问题、滴定、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碳、氮广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碳、氮的化合物性能优良,在工业生产和科技领域有重要用途。

(1)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SiO2与过量焦炭在1300~1700oC的氮气流中反应制得:3SiO2(s)+6C(s)+2N2(g) 满分5 manfen5.com Si3N4(s)+6CO(g)。H =-1591.2 kJ/mol,则该反应每转移1mole,可放出的热量为         

(2)某研究小组现将三组CO(g)与H2O(g)的混合气体分别通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g)+H2O(g)满分5 manfen5.com CO2(g)+H2(g),得到如下数据:

满分5 manfen5.com

① 实验1中,前5min的反应速率v(CO2)=              

②下列能判断实验2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内CO、H2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      b.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v(CO) =v(CO2

e.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③若实验2的容器是绝热的密闭容器,实验测得H2O(g)的转化率H2O%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b点v     v(填“<”、“=”或“>”),t3~t4时刻,H2O(g)的转化率H2O%降低的原因是                                     

满分5 manfen5.com

(3)利用CO与H2可直接合成甲醇,下图是由“甲醇-空气”形成的绿色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写出以石墨为电极的电池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利用该电池电解1L 0.5mol/L的CuSO4溶液,当消耗560mLO2(标准状况下)时,电解后溶液的pH=         (溶液电解前后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UVWX为四种短周期元素,有关这四种元素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

元素

U

V

W

X

原子半径(nm

0.077

0.075

0.102

0.099

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

+4

+5

2

1

AV的氢化物与X的氢化物反应的产物只含有共价键

B1molX的单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4

C.UW形成UW2时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0.3molCu分别与足量HVO3H2WO4的稀溶液反应均产生0.2mol气体

 

查看答案

已知:常温下浓度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的pH如表:             

溶质

NaF

NaClO

Na2CO3

pH

7.5

9.7

11.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2CO3<HClO<HF

B.若将CO2通入0.1 mol·L-1Na2CO3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c (CO3)+ c (HCO3ˉ)= 0.1 mol·L-1

C.根据上表,水解方程式ClOˉ+ H2O满分5 manfen5.comHClO + OHˉ的水解常数K≈10ˉ7.6

D.向上述NaClO溶液中通HF气体至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F)>c(H+)>c(HClO)>c(OH)

 

查看答案

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SO2的含量,传感器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b为电源的正极

B.负极反应式 Ag - e- + Cl- = AgCl

C.当电路中电子转移为5×10-5 mol时进入传感器的SO2为 1.12 mL

D.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2HSO3-+2H++2e-= S2O42-+2H2O

 

查看答案

根据下列各图曲线表征的信息,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

满分5 manfen5.com

A.图1表示向100mL 1 mol·L-1 FeI2溶液中逐渐通入Cl2,I2和Fe3+物质的量变化关系

B.图2表示向100mL 0.1 mol·L-1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滴入0.1 mol·L-1Ba(OH)2溶液,沉淀物质的量变化的关系

C.图3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变化关系

D.由图4得出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采用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调节溶液的pH至4左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