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l)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

l)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装置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现象

二价金属A不断溶解

C的质量增加

A上有气体产生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ZnCu一硫酸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锌片的质量减少了6.5g.回答下列问题:溶液中的H移向       (填正极负极’)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 标准状况下生成       L气体。

3断开1 mol HH键、1 mol NH键、1 mol N≡N 键分别需要吸收能量为436KJ391KJ946KJ,求:H2N2反应生成0.5 molNH3(“吸收放出)能量     KJ

4原子序数大于4的主族元素AB的离子分别为Am+Bn-,已知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据此推断:

AB所属周期数之差为(填具体数字)                

AB的核电荷数之差为(用含mn的式子表示)                

BA的族序数之差为              .

 

(1)①Cu2++2e-=Cu ②D>A>B>C (2)正极 Zn—2e—=Zn2+ 2.24 (3)放出 23(4)①1 ②m+n ③8-m-n 【解析】 试题分析:(1)①乙装置中C的质量不断增加,说明C电极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生成铜,电极反应式是Cu2++2e-=Cu; ②甲中A是负极,B是正极;乙中C是正极,B是负极;丙中A是正极,D是负极,所以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D>A>B>C。 (2)锌的金属性强于铜,则由Zn一Cu一硫酸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锌是负极,失去电子,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是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产生去,即正极反应式为2H++2e-=H2↑,工作一段时间后锌片的质量减少了6.5g,则消耗锌的物质的量是6.5g÷65g/mol=0.1mol,转移0.2mol电子,因此产生氢气是0.1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0.1mol×22.4L/mol=2.24L;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此溶液中的H+移向正极。 (3)焓变即反应热=反应物中总键能-生成物中总键能,则生成2mol氨气的反应热=3×436kJ/mol+946kJ/mol-2×3×391kJ/mol=-92kJ/mol,因此H2与N2反应生成0.5 molNH3放出的热量是92kJ/mol×0.5mol/2=23kJ。 (4)①Am+和B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A原子比B原子多一个电子层,故二者的周期数之差为1; ②Am+和Bn-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由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可知ZA-m=ZB+n,则ZA-ZB=m+n;③B的族序数为8-n,A的族序数为m,B和A的族序数之差为8-n-m。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反应热计算、原子结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结构的关系等 【名师点晴】该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题目难度中等。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反应热的计算方法、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数的计算依据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反应热的计算,尤其需要注意“kJ·mol-1”并不是指每摩尔具体物质反应时伴随的能量变化,而是指给定形式的具体反应的能量变化。如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此反应的反应热是指每摩尔反应[2H2(g)+O2(g)=2H2O(g)]放出的热量为483.6 kJ。ΔH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如H2(g)+1/2O2(g)=H2O(g) △H=-241.8 kJ·mol-1。另外反应热还与反应物的状态有关,如2H2(g)+O2(g)=2H2O(l) △H=-571.6 kJ·mol-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甲同学】 设计了如图1装置来一次性完成验证非金属性S>C>Si的实验研究;

【乙同学】 设计了如图2装置来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AB两处分别是浸有NaBr溶液的棉花、湿润的淀粉KI试纸,

满分5 manfen5.com

1甲同学设计实验的依据是           

A溶液的名称是            

烧杯中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乙同学的实验原理是通过观察玻璃管中的实验现象,验证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写出A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处的实验现象为                  

 

查看答案

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

Y

与氢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 

Z

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6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离子与Z离子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       

3写出元素XT形成的化合物XT2的电子式               

4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填序号)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与铁加热,Z生成三价铁,T生成二价铁

eT原子与Z原子电子层数相同,Z原子半径小于T原子

5T的低价氧化物通入Z单质的水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分别用电子式表示Z与镁元素、Y与氮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查看答案

硝酸按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写出反应容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吸收塔C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CD两个反应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填反应容器代号)。

3浓硝酸一般保存在徐色试剂瓶里,并放置在阴凉处,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43.04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100mL密度为1.40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N2O4的混合气体2240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2.00mol·L-1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5.08g沉淀

加小Na0H 溶液的体积至少                 mL

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NO2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      

 

查看答案

0.96g铜投入到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况下672mL气体。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的O2的体积是

A540 mL    B336 mL     C224 mL     D168 mL

 

查看答案

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硝酸反应,放出NO物质的量最多的是(还原产物只有NO)

AFeO      BFe     CFe3O4   DCu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