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②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 ③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 ④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 ⑤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④
下列过程不是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是:
A.析氢腐蚀 B.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吸氧腐蚀 D.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下列过程不需要通电就可进行的是( )
A.电离 B.电解 C.电镀 D.工业冶炼铝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均属化学变化
B.煤燃烧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形成石膏,从而减少废气中SO2的含量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展废电池的回收利用
D.用秸秆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 + 5H2C2O4+ 6H+===2Mn2+ +10CO2+8H2O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加入H2SO4):
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大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某同学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左图。其中A、B的成分见下右表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前需要检查气密性。分液漏斗中A溶液应该______________加入(填“一次性”或“逐滴滴加”)(3)完成该实验还需要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实验结束后读数前需要移动量气管,使两个量气管的液面相平。
(4) 请在框图中,画出实验②、③中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为了探究KMnO4与H2C2O4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室温下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水/mL | 10 | 5 | 0 | X |
0.5 mol/L H2C2O4/mL | 5 | 10 | 10 | 5 |
0.2 mol/L KMnO4/mL | 5 | 5 | 10 | 10 |
时间/s | 40 | 20 | 10 | --- |
(5)X=____________,4号实验中始终没有观察到溶液褪色,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号反应中,H2C2O4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实验中发现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溶液反应时,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
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某同学认为是放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所致,重做3号实验,测定过程中溶液不同时间的温度,结果如表:
时间/s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温度/℃ | 25 | 26 | 26 | 26 | 26.5 | 27 | 27 |
结合实验目的与表中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其单质及化合物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1)有机物M经过太阳光光照可转化成N,转化过程如图:
△H=+88.6kJ/mol则M与N相比,较稳定的是____。
(2)高温时,用CO还原MgSO4可制备高纯MgO。
①750℃时,测得气体中含等物质的量SO2和SO3,
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Mg可制成“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其装置示意图如右图,则Mg是该电池的 极,
该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③用惰性电极电解SO2水溶液:H2SO3O2↑+S↓+H2O装置如右图所示,S单质将在______极得到(填“a”或“b”);该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