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应Fe(s)+CO2(g)FeO(s)+CO(g) △H1,平衡常数为K1;反应Fe(s)+H2O(g)
FeO(s)+H2(g) △H2,平衡常数为K2;在不同温度时K1、K2的值如下表:
| 700℃ | 900℃ |
K1 | 1.47 | 2.15 |
K2 | 2.38 | 1.67 |
①反应CO2(g) + H2(g)CO(g) + H2O(g) △H,平衡常数为K,则△H= (用△H1和△H2表示),K= (用K1和K2表示),且由上述计算可知,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是 反(填“吸热”或“放热”)。
②能判断CO2(g) + H2(g)CO(g) + H2O(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序号)。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 v逆(H2O)
D.将体积比为1:2的CO2、H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CO和H2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时
(2)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 △H > 0,CO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 mol·L-1,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_________mol·L-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增大的是____(填序号)。
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充入一定量的CO2 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电极b是电源的 ;
(2)溶液A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
(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 。
(4)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
(5)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mol Cl2参与反应时释
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
硝酸生产中,500℃时,NH3和O2可能发生如下反应:① 4NH3 (g) + 5O2 (g) 4NO (g) + 6H2O (g) △H = -9072kJ·mol-1K=1.1×1026② 4NH3 (g) + 4O2 (g)
2N2O (g) + 6H2O (g) △H=-1104.9kJ·mol-1K=4.4×1028③ 4NH3 (g) + 3O2 (g)
2N2 (g) + 6H2O (g) △H=-1269.02kJ·mol-1K=7.1×1034其中,②、③是副反应。若要减少副反应,提高NO的产率,最合理的措施是
A.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 C.增大O2浓度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汽车尾气中NO产生的反应为N2(g)+O2(g)2NO(g),一定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N2(g)和O2(g)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在温度T下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表示该反应在某一起始反应条件改变时N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T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B.若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是温度,可判断该反应的ΔH<0
C.曲线b对应的条件改变可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D.温度T下,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已知反应:2CH3COCH3(l) CH3COCH2COH(CH3)2(l)。取等量CH3COCH3,分别
在0℃和20℃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Y-t)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代表20℃下CH3COCH3的Y-t 曲线
B.从Y=0到Y=0.113,CH3COCH2COH(CH3)2的
C.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1
D.反应进行到20min末,CH3COCH3的
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
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H>0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