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乙酰水杨酸受热易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CH3CO)2O]为主要原料合成阿司匹林,反应原理如下:
制备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主要试剂和产品的物理常数如下表所示:
名称 | 相对分子质量 | 熔点或沸点(℃) | 水 |
水杨酸 | 138 | 158(熔点) | 微溶 |
醋酸酐 | 102 | 139.4(沸点) | 易水解 |
乙酰水杨酸 | 180 | 135(熔点) | 微溶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阿司匹林时,要使用干燥的仪器的原因是 。
(2)合成阿司匹林时,最合适的加热方法是 。
(3)提纯粗产品流程如下,加热回流装置如图:
①使用温度计的目的是控制加热的温度,防止 。
②冷凝水的流进方向是 (填“a”或“b”);
③趁热过滤的原因是 。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此种提纯方法中乙酸乙酯的作用是做溶剂
b.此种提纯粗产品的方法叫重结晶
c.根据以上提纯过程可以得出阿司匹林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低温时小
d.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判断产品中是否含有未反应完的水杨酸
(4)在实验中原料用量:2.0g水杨酸、5.0mL醋酸酐(),最终称得产品质量为2.2g,则所得乙酰水杨酸的产率为 (用百分数表示,小数点后一位)。
室温下,用0.1 mol·Lˉ1 NaOH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均为20mL、浓度均为0.1 mol·Lˉ1 HCl溶液和HX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X为弱酸
B.M点c(HX)—c(X-)﹥c(OH—)—c(H+)
C.将P点和N点的溶液混合,呈酸性
D.向N点的溶液中通入HCl至pH=7:c(Na+) ﹥c(HX) = c(Cl—) ﹥c(X—)
短周期元素R、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X 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W元素和Z元素同主族,且Z元素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Y是地壳中除氧外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与X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为1∶2
B.Y、R、Z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Z>R>Y
C.W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Z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低
D.Y与W形成的化合物YW2的熔点高、硬度大
右图是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溶液中H+由a极移向b极
C.电极b 附近的pH降低
D.电极a附近发生的反应是C6H6O-28e- + 11H2O6CO2 + 28H+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后,在试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 | HNO3分解生成了NO2 |
B |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
C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气体一定是乙烯 |
D | 向水玻璃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后,产生白色浑浊 | 生成了硅酸沉淀 |
密胺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结构简式如下图。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硅胶为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系列反应生成密胺。若原料完全反应生成密胺,则NH3和CO2的质量之比应为
A.17:44 B.22:17 C.17:22 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