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工业上用含有少量氧化铁杂质的废铜粉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

工业上用含有少量氧化铁杂质的废铜粉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过量酸”不适合用硝酸或浓硫酸,固体B可以用CuO、Cu(OH)­2或Cu2(OH)2CO3

B.通入气体A可以O2或Cl2

C.通入气体A之前的混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Fe2、Cu2、H

D.将从溶液中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在空气中加热,可制得无水硫酸铜

 

B 【解析】 试题分析:A.因制取硫酸铜,过量的酸应为稀硫酸,不适合用硝酸,原因是会引入硝酸铜杂质;不适合用浓硫酸,原因是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而污染空气;加入固体B的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使Fe3+变为沉淀而除去,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可选用CuO、Cu(OH)­2或Cu2(OH)2CO3,A正确;B.向混合溶液通入气体A的作用是将溶液中的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气体A为氧气,不能使用氯气,防止引入氯化铜杂质,B错误;C.废铜粉与稀硫酸反应,Fe2O3+6H+==2Fe3++3H2O,2Fe3++Cu==2Fe2++Cu2+,由于稀硫酸过量,因此通入气体A之前混合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Fe2+、Cu2+、H+,C正确;D.将从溶液中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在空气中加热,晶体将失去结晶水,得到无水硫酸铜,D正确,故答案B。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的方法和基本实验操作的综合利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纸浆等物品的漂白。NaClO2溶液中存在ClO2、HClO2、ClO2、Cl等四种含氯微粒。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该温度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向亚氯酸钠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n(ClO2) 增大

B.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Ka=1.0×10-6

C.NaClO2溶液中c( Na)c(H)>c(ClO2)c(Cl)

D.pH=5时含氯元素的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为:c(HClO2)>c(ClO2)>c(Cl)>c(ClO2)

 

查看答案

水银法电解食盐水是氯碱工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以制得碱液纯度高、质量好而著称,其生产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电解器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解汞室中产生氢气的电极为阴极

C.当阳极产生3.36 L(标准状况)气体时,解汞室中生成NaOH的质量为12 g

D.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器中的Na变成金属钠,与水银形成钠汞合金,从而与Cl2分开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乙醇与氧气反应制乙醛都属于加成反应

B.右图为阿司匹林的球棍模型,其分子式是C9H8O4

C.CHCH通过加聚反应可以得到结构片段为“…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

D.往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CuSO4溶液都能产生沉淀,其原理不相同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下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最中心的点)代表起点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物质YO可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B.图中离O点越远的元素,其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C.O2X、WO3分子内都含有氢键,所以沸点都较高

D.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链中的Z元素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砖(含Fe3O4)中Fe2+可用浓盐酸溶解后,再加入适量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检验

B.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未知浓度盐酸,接近终点时因滴速太快造成NaOH少许过量;此时若加入一定体积该盐酸后,继续用该NaOH溶液恰好滴定至终点,则测得的盐酸浓度将偏大

C.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在做吸氧腐蚀实验时不能用没有处理过的镀锌铁皮代替生铁 

D.检查容量瓶瓶口是否漏水的方法:往瓶内加入一定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转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有水漏出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