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 B.乙量取100....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满分5 manfen5.com

A.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        B.乙量取100.00mL溶液

C.丙将萃取液中的苯与碘进行分离      D.丁灼烧熔融碳酸钠固体

 

A 【解析】 试题分析:A、Cl2有强氧化性,能把HBr中的溴元素氧化为Br2,能用装置甲氧化废液中的溴化氢,正确;B、容量瓶为量入式量器,无法用容量瓶准确量取100.00mL溶液,错误;C、萃取液中苯和液溴是沸点不同的互溶的两种液态物质,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时,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不能在液面以下,错误;D、灼烧熔融碳酸钠固体应用铁坩埚,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与2,4-二甲基戊烷的一氯代物种类数相同

B.乙烷、苯、裂化汽油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苯的密度比水小,但由苯反应制得的溴苯、硝基苯、环已烷的密度都比水大

D.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查看答案

根据表中八种短周期元素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小于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C.元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

D.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叙述I

叙述II

A

用酸度计测定SO2和CO2饱和溶液的pH,前者pH小

结论: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B

SiO2是酸性氧化物

SiO2不与任何酸溶液反应

C

配制SnCl2溶液时,先将SnCl2溶于适量的稀盐酸中,再用蒸馏水稀释,保存时再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锡粒

抑制Sn2+水解,并防止Sn2+被氧化为Sn4+

D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应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B.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一定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C.晶体的熔化、水的汽化和液化、KMnO4溶液的酸化以及煤的气化和液化均属物理变化

D.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

碳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C、CO、CO2在实际生产中有如下应用:

a.2C + SiO2 满分5 manfen5.comSi + 2CO        b. 3CO + Fe2O3满分5 manfen5.com2Fe + 3CO2

c. C + H2O满分5 manfen5.comCO + H2            d. CO2 + CH4满分5 manfen5.comCH3COOH

上述反应中,理论原子利用率最高的是             

(2)有机物加氢反应中镍是常用的催化剂。但H2中一般含有微量CO会使催化剂镍中毒,在反应过程中消除CO的理想做法是投入少量SO2,为弄清该方法对催化剂的影响,查得资

料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① 不用通入O2氧化的方法除去CO的原因是                

SO2(g) + 2CO(g) = S(s) + 2CO2(g)   △H                

(3)汽车尾气中含大量CO和氮氧化物(NO满分5 manfen5.com)等有毒气体,可以通过排气管内壁活性炭涂层、排气管内催化剂装置进行处理。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活性炭处理NO的反应:C(s)+2NO(g)满分5 manfen5.comN2(g)+CO2 (g) H= - a kJ·mol-1(a>0)

若使NO更加有效的转化为无毒尾气排放,以下措施理论上可行的是:              

a.增加排气管长度                b.增大尾气排放口

c.添加合适的催化剂              d.升高排气管温度

②在排气管上添加三元催化转化装置,CO能与氮氧化物(NO满分5 manfen5.com)反应生成无毒尾气,其化学方程式是              

满分5 manfen5.com

(4)利用CO2与H2反应可合成二甲醚(CH3OCH3)。以KOH为电解质溶液,组成二甲醚——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工作时其负极反应式是              

(5)电解CO制备CH4和W,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生成物W是             ,其原理用电解总离子方程式解释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