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钠、75%的酒精溶液、Fe(OH)3胶体、豆浆...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钠、75%的酒精溶液、Fe(OH)3胶体、豆浆这些物质能与Ba(OH)2(固体)、CuSO4(固体)、CH3COOH(液态)归为一类的是      

2下列仪器:容量瓶、蒸馏烧瓶、漏斗、分液漏斗,其中不能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3四大基本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或提纯,应选用下述方法的哪一种?(填选项字母)

A 分液  B 过滤  C 萃取  D 蒸馏  E 蒸发结晶  F 高温分解

分离CCl4H2O             

除去澄清石灰水中悬浮的CaCO3             

除去CaO固体中少量的CaCO3固体:             

从碘水中提取碘:             

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液体混合物:        

 

(16分,每空2分) (1)硝酸钠 (2)容量瓶 (3)复分解反应 (4)①A;②B;③F;④C;⑤D。 【解析】 试题分析:(1)Ba(OH)2(固体)、CuSO4(固体)、CH3COOH(液态)均为电解质,而硝酸钠属于电解质,75%的酒精溶液、Fe(OH)3胶体、豆浆均为混合物,故答案为:硝酸钠; (2)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蒸馏烧瓶用于蒸馏分离,漏斗用于过滤分离,分液漏斗用于分液分离,故答案为:容量瓶; (3)四大基本反应中,一定没有发生电子转移的是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有,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可能有,故答案为:复分解反应; (4)①CCl4和H2O分层,则选择分液法分离,故答案为:A; ②碳酸钙不溶于水,则选择过滤法分离,故答案为:B; ③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CaO,则选择加热法分离,故答案为:F; ④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选择萃取法,故答案为:C; ⑤四氯化碳、甲苯互溶,但沸点不同,则选择蒸馏法分离,故答案为:D 考点: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工业上常用FeCl3溶液与铜反应制作印刷电路板。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 =2FeCl2+CuCl2。取上述反应后溶液10 mL进行分析,测得其中c(Fe3+)1mol·L—1。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干燥,可得到沉淀l7.22g。则上述反应后的10mL溶液中c(Cu2+)

A0.5mol·L—1       B1.5 mol·L—1       C0.4 mol·L—1       D0.25 mol·L—1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底部

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4+: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查看答案

工业上将Na2CO3Na2S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2,可制取Na2S2O3,同时放出CO2。在该反应中

A 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 每生成1molNa2S2O3,转移4mol电子

D 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m3SO2就会放2.5m3CO2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0.2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Na+SO42—总物质的量为0.6mol

B50mL2mol·L1NaCl溶液和100mL0.5mol·L1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C.用1L水吸收22.4L氯化氢所得盐酸的浓度是1mol·L1

D10g98%的硫酸(密度为1.84g·cm—3)与10mL18.4mol·L—1的硫酸的浓度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m107m之间

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

C.用聚光手电筒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