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化学 ― 选修 2 :化学与技术](15分)一种将废水(含Ca2+、Mg2+、...

[化学 选修 2 :化学与技术](15分)一种将废水(含Ca2+、Mg2+、CN及悬浮物)通过净化、杀菌消毒生产自来水的流程示意图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絮凝剂除去悬浮物质时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既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填标号)。

A.蒸馏       B.煤干馏        C.风化       D.分馏

(2)绿矾是常用的絮凝剂,它在水中最终生成        (填化学式)沉淀,下列物质中也可以作为絮凝剂的有       (填标号)。

ANH4Cl         B食盐          C明矾          DCH3COONa

若用FeCl3作絮凝剂,实践中发现废水中的c(HCO-3)越大,净水效果越好,原因是                 

(3)加沉淀剂是为了除去Ca2+、Mg2+,若加入生石灰和纯碱作沉淀剂,试剂添加时先加     后加      ,理由是       。此时Ca2+、Mg2+离子分别形成               (填化学式)而沉淀下来。

(4)向滤液2中通人Cl2的作用有两种:一是利用生成的     (填名称)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水中的病菌;二是将CN氧化成CO2和N2,从而消除CN的毒性,若参加反应的C12与C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2,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15分) (1)BC(2分) (2)Fe(OH)3(1分) C(2分) HCO3-会促进絮凝剂中的Fe3+水解,生成更多的胶体,净水效果增强(2分) (3)生石灰 (1分) 纯碱(1分) 过量的钙离子可通过纯碱使之沉淀下来(1分) CaCO3 (1分) Mg(OH)2(1分) (4)次氯酸(1分) 5Cl2 + 2CN­- + 4H2O =10Cl- + 2CO2 + N2 + 8H+ (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A、蒸馏是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分离物质的方法,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正确;C、风化是指物质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正确;D、分馏与蒸馏相同,都是物理变化,错误,答案选BC; (2)绿矾为硫酸亚铁晶体,溶于水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最终生成Fe(OH)3;可作絮凝剂的物质应在水溶液中产生胶体,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可作絮凝剂,其余均不行,答案选C;若用FeCl3作絮凝剂,实践中发现废水中的c(HCO-3)越大,净水效果越好,是因为铁离子与HCO3-会发生双水解,促进絮凝剂中的Fe3+水解,生成更多的胶体,净水效果增强; (3)试剂添加时先加入生石灰后加纯碱,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与镁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同时过量的钙离子及溶液中的钙离子可用碳酸钠除去;此时Ca2+、Mg2+离子分别形成CaCO3 、Mg(OH)2沉淀下来 ; (4)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杀死水中的细菌;将CN-氧化成CO2和N2,从而消除CN-的毒性,若参加反应的C12与C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 2, CN-中C元素为+2价,N元素为-3价,则2molCN-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氮气时,C元素失去4mol电子,N元素失去6mol电子,共失去10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Cl元素应被还原为氯离子,若5mol氯气参加反应,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0mol;所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Cl2 + 2CN­- + 4H2O =10Cl- + 2CO2 + N2 + 8H+ 。 考点:考查物质分离方法的判断,实验方案的分析评价,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甲醇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甲醇及其可制得产品的沸点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1)在425℃、A12O3作催化剂,甲醇与氨气反应可以制得二甲胺。二甲胺显弱碱性,与盐酸反应生成(CH3)2NH2Cl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甲醇合成二甲基甲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满分5 manfen5.com

若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H       0 (填“ > ”、“ < ”或“ = " )。

(3)甲醇制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满分5 manfen5.comCH3OCH3+H2O △H。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

满分5 manfen5.com

①x/y=         

②已知387℃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4。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01 mol CH3OH、0.15 mol CH3OCH3和010 mol H2O,则反应将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③容器Ⅱ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要进一步提高甲醚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4)以甲醇为主要原料,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电源负极为     (填“A”或“B"),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若参加反应的O2 112m 3(标准状况),则制得碳酸二甲酯的质量为      kg。

 

查看答案

(14分)某兴趣小组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沉淀(可能含有CuO、CuS、Cu2S,其中CuS和Cu2S不溶于稀盐酸、稀硫酸)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将光亮铜丝插人浓硫酸,加热;

Ⅱ.待产生大量黑色沉淀和气体时,抽出铜丝,停止加热;

Ⅲ.冷却后,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黑色沉淀,洗净、干燥备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Ⅱ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     

(2)向含微量 Cu2+试液中滴加K4[Fe(CN)6]溶液,能产生红褐色沉淀。现将少量黑色沉淀放入稀硫酸中,充分振荡以后,再滴加K4[Fe(CN)6]溶液,未见红褐色沉淀,由此所得结论是                     

(3)为证明黑色沉淀含有铜的硫化物,进行如下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4)CuS固体能溶于热的浓硫酸,请用有关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解释:                 

(5)为测定黑色沉淀中Cu2S 的百分含量,取0.2g 步骤Ⅰ所得黑色沉淀,在酸性溶液中用 40.0 mL 0.075 mol/L KMnO4溶液处理,发生反应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反应后煮沸溶液,赶尽SO2,过量的高锰酸钾溶液恰好与350 mL 01 mol/L (NH4)2Fe(SO4)2 溶液反应完全。则混合物中Cu2S 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

(14分)铬(Cr)是周期表中VIB族元素,化合价可以是 0 ~+6 的整数价态。回答下列问题:

(1)某铬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Na3CrO8,其阴离子结构可表示为满分5 manfen5.com,则Cr的化合价为       

(2)在如图装置中,观察到Cu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无色气泡,Cr电极周围出现天蓝色(Cr2+) ,而后又变成绿色 (Cr3+)。该电池总反应的过程表示为:         ,2Cr2++2H+ 2Cr3++ H2。左侧烧杯溶液中c(Cl)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满分5 manfen5.com

(3)已知Ksp(BaCrO4)=1.2×10-10, Ksp(PbCrO4)= 2.8×10-13, Ksp(Ag2CrO4)= 2.0×10-12。某溶液中含有Ba2+、Pb2+、Ag+,浓度均为0.01 mol/L ,向该溶液中逐滴入 0.01 mol/L Na2CrO4溶液时,三种阳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4)在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满分5 manfen5.com

则反应满分5 manfen5.com的平衡常数K=                  

(5)CrO2-4呈四面体构型,结构为满分5 manfen5.com。CrO2-7由两个CrO2-4四面体组成,这两个CrO2-4四面体通过共用一个角氧原子彼连,结构为满分5 manfen5.com。则由n(n>1)个CrO2-4通过角顶氧原子连续的链式结构的化学式为      

(6)CrO3是H2CrO4的酸酐,受热易分解。把一定量的 CrO3加热至790K时,残留固体的质量为原固体质量 76%。写出 CrO3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 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了下列过程(已知 Fe3+ Ph=5时沉淀完全)。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步骤②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2+ +H2O2 +2H+ = 2Fe3+ + 2H2O

B步骤②可用氯水、硝酸等强氧化剂代替 H2O2

C步骤③用 CuCO3代替CuO也可调节溶液的pH

D步骤⑤的操作为:向漏斗中加人少量冷的蒸馏水至浸没晶体,待水自然流下,重复操作 2 ~ 3次

 

查看答案

根据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微粒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H2CO3、HCO3-、CH3COO、CN

B.HCO-3、CH3COOH、CN、CO32-

C.HCN、HCO3-、CN、CO32-

D.HCN、HCO3-、CH3COO、C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