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15分)某学习小组探究铜跟浓硫酸反应的情况。取6.4g铜片和10mL 18mo...

(15分)某学习小组探究铜跟浓硫酸反应的情况。取6.4g铜片和10mL 18mol·L-1的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满分5 manfen5.com

(1)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结束后,发现广口瓶中产生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盐酸后沉淀几乎完全溶解。简要分析广口瓶中产生沉淀的主要原因:         

(3)实验结束后,发现烧瓶中有铜片剩余。根据所学知识,他们认为烧瓶中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选择合适的试剂,设计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证明有余酸:               

供选择的试剂:铁粉、银粉、BaCl2溶液、Na2CO3溶液

(4)甲同学设计如下方案:测定产生气体的量,再计算余酸的浓度。下列测定产生气体的量的实验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填编号)。

a.将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

b.将气体通入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

c.用排水法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

d.用排饱和NaHSO3的方法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

(5)乙同学设计通过酸碱中和滴定来测定余酸的浓度:待烧瓶冷却至室温后,将其中的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移取25mL到锥形瓶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用标准NaOH溶液滴至终点。平行实验三次。

①稀释时,应先往       (填仪器名称)中加入        (填“烧瓶中的溶液”或“蒸馏水”)。

②该方法测得的余酸浓度        (填“偏大”、“偏小”或“准确”)。

(6)丙设计了测定余酸浓度的较为简易的实验方案:取出反应后剩余的铜片,进行洗涤、干燥、称量。若称得剩余铜片的质量为3.2g,反应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

 

(1)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3分) (2)烧杯中的溶液倒吸入广口瓶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2分) (3)取少量余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Fe粉(或Na2CO3溶液),有气体产生证明有余酸(2分) (4)a、b、c (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5)①烧杯;蒸馏水(各1分,共2分) ②偏大(2分)(6)8 mol·L-1(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2)白色沉淀能全部这说明产生的白色沉淀是亚硫酸钡,但由于SO2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这说明广口瓶中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烧杯中的溶液倒吸入广口瓶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沉淀。 (3)由于稀硫酸与铁或碳酸钠反应能产生气体,所以证明有余酸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余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Fe粉(或Na2CO3溶液),有气体产生证明有余酸。 (4)a.将气体缓缓通过预先称量、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由于碱石灰也能吸收水蒸气,因此该方案不正确;b.将气体通入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再加足量BaCl2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但由于加入的稀硫酸也能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方案不正确;c.SO2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错误;d.SO2难溶在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所以用排饱和NaHSO3的方法测定产生气体的体积是可以的,d正确,答案选abc。 (5)①硫酸的密度大于水,稀释放热,所以稀释时,应先往烧杯中加入蒸馏水。 ②由于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即终点时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过量,所以用酚酞作指示剂测得的余酸浓度偏大。 (6)若称得剩余铜片的质量为3.2g,这说明参加反应的铜是6.4g—3.2g=3.2g,物质的量是0.05mol,失去0.1mol电子,所以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的SO2是0.05mol,硫酸铜是0.05mol。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是0.18mol,则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0.18mol—0.05mol—0.05mol=0.08mol,所以剩余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8mol÷0.01L=8mol/L。 考点:考查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设计与探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K2CO3有广泛的用途。

(1)钾肥草木灰中含有K2CO3、K2SO4、KCl等。将草木灰用水浸取,过滤、蒸发得浓缩液。

①该浓缩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②检验该浓缩液中Cl所用的试剂有        

A.AgNO3溶液 

B.硝酸 

C.盐酸 

D.Ba(NO3)2溶液 

E.BaCl2溶液

(2)工业上曾利用如下反应生产碳酸钾:K2SO4 + C + CaCO3 K2CO3+ X+ CO2↑(未配平)

已知X为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X的化学式为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3)离子膜电解-炭化法是目前生产碳酸钾的常用的方法。

第一步:精制KCl溶液

粗KCl中含有Ca2+、Mg2+等离子,按以下流程精制:

满分5 manfen5.com

已知:加入K2CO3后,溶液中部分Mg2+转化为MgCO3沉淀。

Ksp[Mg(OH)2]=5.6×10-12,Ksp(CaCO3)=2.8×10-9,Ksp(MgCO3)=6.8×10-6

①操作Ⅰ的名称是         

②当加入KOH后,溶液中n(CO32-)增大,主要原因是    

第二步:电解精制后的KCl溶液制取KOH,其它产物制取盐酸。

第三步:将KOH与CO2反应转化为KHCO3,再将KHCO3分解得到产品。

③离子膜电解-炭化法的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查看答案

(15分)A、B、C、X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转化关系:

A + X B + C + H2O

(1)若X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B为砖红色难溶于水的氧化物。

①X的化学式为            

②A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将淀粉水解液中和后,与A的悬浊液(含NaOH)共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则证明淀粉已经水解。若要进一步探究淀粉是否完全水解,还需用到的试剂是 

(2)若A是由M+和R构成的盐,X为二元强碱,B为气体。

①B与氧气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置换反应,当生成18g液态水时,放出能量Q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该反应设计成燃料电池(以硫酸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其负极反应式为         

②室温时,20mL 0.10mol·L-1的B溶液用0.050mol·L-1的硫酸溶液滴定,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曲线上a点,c(M+)     c(SO42-)(填“>”、“<”或“=”)。曲线上b点,溶液中c(H+)≈        (只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往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N2O4,发生反应N2O4(g) 满分5 manfen5.com 2NO2(g),随温度升高,气体颜色变深。下图表示该反应平衡时有关物理量Y随某条件X(其他条件不变)变化的规律。X、Y分别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温度T,逆反应速率υ

B.温度T,气体的密度ρ

C.压强P,平衡常数K

D.压强P,N2O4转化率α

 

查看答案

一定温度和电压下,电解精制食盐水可制取NaClO3。电解装置如图。已知:3Cl2 + 6OH ClO3 + 5Cl + 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 + 2e H2↑+ 2OH

B.若阴极产生3.36L(标况)气体,则溶液中的反应转移电子0.30mol

C.电解槽内总反应方程式为:NaCl + 3H2O 满分5 manfen5.com NaClO3 + 3H2

D.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阴离子交换膜,也一样可以制得NaClO3

 

查看答案

实验室对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以下四个步骤完成:①将茶叶灼烧灰化;②茶叶灰用浓硝酸浸取并加蒸馏水稀释;③过滤得到滤液;④用KSCN溶液进行检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步骤①所用仪器包括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等

B.步骤②所用的浓硝酸应保存在带橡皮塞的棕色试剂瓶中

C.步骤③可以不做,改为将悬浊液静置一段时间

D.步骤④观察到溶液变红色,证明茶叶中含有Fe3+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