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氮氧化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用催化技术可将超音速飞机...

氮氧化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消除氮氧化物污染有多种方法。用催化技术可将超音速飞机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其反应为:2NO+2CO满分5 manfen5.com2CO2+N2,为了测定在某种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率,在某温度下测得不同时间的NO和CO浓度如下表:

时间(s)

0

2

4

c(NO) ( mol·L1

1.00×103

2.50×104

1.00×104

c(CO) ( mol·L1

3.60×103

c’

2.70×103

回答下列问题(均不考虑温度变化对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

(1)前4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c’=             

(2)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右图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上述反应中二氧化碳浓度随温度(T)、催化剂表面积(S)和时间(t)的变化曲线。

 满分5 manfen5.com

①该反应的ΔH     0(填“>”、“<”或“=”)。

②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在答题卡图中画出c(CO2) 在T2、S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3)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                 B.                C.               D.

 

(1)2.25×10-4 mol/(L·s)   2.85×10-3 mol/L  (各2分,共4分) (2)① < (2分) ②(3分,①曲线画错不得分:注意起始点、变化趋势、拐点;②曲线正确但不标条件扣1分)          (3)  C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前4s内NO的浓度变化量=1.00×10-3mol/L-1.00×10-4mol/L=9.00×10-4mol/L,所以NO的平均反应速率v(NO)==2.25×10-4 mol/(L·s)。前2s内NO浓度减少了1.00×10-3mol/L-2.50×10-4mol/L=7.50×10-4mol/L。根据方程式可知,消耗CO的浓度=7.50×10-4mol/L,所以此时CO的浓度=3.60×10-3 mol/L-7.50×10-4mol/L=2.85×10-3 mol/L。 (2)①根据图像可知,在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为T1的曲线首先达到平衡状态。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到达平衡的时间少。因此温度是T1>T2。但温度高平衡时CO2的浓度降低,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即△H<0。 ②当质量一定时,增大固体催化剂的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但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所以若催化剂的表面积S1>S2,则在温度为T2时,达到平衡的时间增加,但平衡状态不变,因此图像为。 (3)A、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A不正确;B、正方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B不正确;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NO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C正确;D、增大生物物氮气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NO的转化率降低,D不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反应速率的计算、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图像识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时,FeCl3 溶液的pH    7(填“>”、“<”或“=”),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盐酸溶液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原因是             ;将FeCl3溶液蒸干、灼烧,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                       

(2)25℃时,向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                                                

(3)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a+、CH3COO四种离子。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名称是        ,该溶液中四种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若溶液中四种离子的大小顺序为c(Na+)>c(OH)>c(CH3COO)>c(H+),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③若溶液中c(Na+)=c(CH3COO),则该溶液显         (填“酸性”、“碱性”、“中性”),该溶液由体积相等的稀NaOH和CH3COOH溶液混合而成,则混合前c(NaOH)       c(CH3COOH)(填“>”、“<”或“=”)。

 

查看答案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满分5 manfen5.com

步骤一:用量筒量取50ml 0.50 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t1

步骤二: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 mol•L1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t2

步骤三: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t3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三中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2)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填序号)。

A.轻轻地振荡烧杯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3)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反应中若因为有放热现象,而造成少量HCl在反应中挥发,则测得的中和热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

对下列图像描述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图①可表示氨气通入乙酸溶液至过量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B.根据图②可判断可逆反应A2(g)+3B2(g)满分5 manfen5.com2AB3(g)的ΔH<0

C.图③表示等体积、等pH的盐酸与醋酸溶液加入等量水稀释时的pH变化

D.图④可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A(g)+B(g)满分5 manfen5.com2C(g)+D(g)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查看答案

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pH=4的盐酸中:c(H+)=4.0mol·L1

B.NH4Cl溶液中:c(Cl)=c(NH4+

C.NaCl溶液中:c(Na+) + c(H+)= c(Cl)+c(OH

D.NaHCO3溶液中:c(HCO3)+c(H2CO3)+ c(CO32) =c(Na+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事实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 满分5 manfen5.com

B. 满分5 manfen5.com

C.满分5 manfen5.com

D.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