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原予序数依次增火的四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X、Y、Z、W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原予序数依次增火的四种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X

X的基态原子核外只有三个能级,且各能级电子数相等

Y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Z

Z的基态原子价电于排布为nsn-1

W

W的单质是一种常见的红色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绿色的锈斑

 

(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第    族,其基态原子核外有     个未成对电子。

(2)与Z同周期且依次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与Z比较,三者第一电离能的大小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Y的氢化物在同族的氢化物中沸点反常,其原因是         

(3)写出W的单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绿色锈斑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往X、Y与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三种氢,且数目比为1:2:3,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           。X、Y可以形成多种弱酸根离子,写出其中一种离子水解的的离子方程式                             

 

(16分) (1)四(1分)ⅠB(1分) 1(2分) (2)Ⅰ1(Mg) >Ⅰ1(Al)> Ⅰ1(Na) (2分)  H2O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 (3)(方程式2分,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分,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均可) (4)乙醇(2分)(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不是名称不给分),CO32-+H2OHCO3-+OH- (或 C2O42-+H2OHC2O4-+OH-等合理答案均给分)(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推知,X、Y、Z、W分别为C、O、Mg、Cu; (1)Cu的原子序数为29,在第四周期第ⅠB族,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故有1个未成对电子; (2)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H2O中存在氢键,故沸点反常; (3)绿斑为碱式碳酸铜,故为铜与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水反应得到; (4)为C、H、O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发挥性很大,可以从简单、常见物质着手考虑。 考点:以物质结构为基础,考查了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以及元素及化合物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研究发现,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越低。某同学取适量的铁铝合金与足量很稀的硝酸充分反应,没有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mol)的关系如图所示。

满分5 manfen5.com

分析上述图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C段离子反应方程式:H+十OH-=H2O

B.溶液中结合OH-能力最强的离子是H+,最弱的离子是Al3+

C.溶液中n(NH4+)=0.012mol

D.欲测定F点沉淀的质量,实验步骤是:过滤、洗涤、干燥、称量

 

查看答案

已知25℃时:

① NH4+ (aq)+OH-(aq)=NH3·H2O(aq)   ΔH=a kJ·mol-1

② NH4+ (aq)+H2O(1) 满分5 manfen5.comNH3·H2O(aq)十H+(aq)  ΔH=bkJ·mol-1向20mL0.1mol/L氨水中逐滴加入0.1mol/L盐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电离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2O(1) 满分5 manfen5.comH+(aq)+OH-(aq)    ΔH=(a-b)KJ/mol

B.当滴入10mL盐酸时,溶液中:c(NH4+)+c(NH3·H2O)=2c(Cl-)

C.随着盐酸的逐滴加入,水电离的c(OH-)总是逐渐减小

D.当滴入20 mL盐酸时,溶液中:c(Cl-)>c(NH4+)>c(OH-)>c(H+)

 

查看答案

科学家们在研制一种吸气式的锂一空气电池,工作时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在多孔金制成正极表面上反应。总反应可表示为2Li+O2满分5 manfen5.comLi2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多孔金制成的电极外接电源负极

B.放电时,吸收空气中22.4L的O2,就有2mole-从电池负极流出

C.放电时,Li+从负极向正极移动

D.该电池可使用含Li+的水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查看答案

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就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编号          仪器                                                       药品                                           实验目的

A                托盘天平(带砝码)、胶头滴管、量筒、烧杯、约匙、玻璃棒     NaCl固体、蒸馏水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B                分液漏斗、烧瓶、锥形瓶、 导管及橡皮塞                                    盐酸、大理石、碳酸钠溶液          证明非金属性:Cl>C>Si

C                酸式滴定管、胶头滴管、铁架台(带铁夹)                                        已知浓度的盐酸、待测NaOH溶液       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D                烧杯、分液漏斗、胶头滴管、铁架台                                               待提纯的A1C13溶液、NaOH溶液        提纯混有MgC12杂质的AlCl3溶液

 

 

查看答案

最近,各国科学家联合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在常压下将二氧化碳与氢气混合转化为甲烷。在VL容器中进行该转化,相关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101KPa、12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满分5 manfen5.com

B.断裂lmolC=O、2molH—H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2molC—H、2molO—H所释放的能量

C.300℃时,从反应开始达到平衡的这段时间,化学反应速率满分5 manfen5.com

D.其它条件不变,减小容器体积,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