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 SO2+2H2O+I2===H2SO...

硫—碘循环分解水制氢主要涉及下列反应:

Ⅰ SO2+2H2O+I2===H2SO4+2HI

Ⅱ 2HI说明: 6ec8aac122bd4f6eH2+I2

Ⅲ 2H2SO4===2SO2+O2+2H2O

(1)分析上述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编号)。

a.反应Ⅲ易在常温下进行

b.反应Ⅰ中SO2氧化性比HI强

c.循环过程中需补充H2O

d.循环过程产生1 mol O2的同时产生1 mol H2

(2)一定温度下,向1 L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I(g),发生反应Ⅱ,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0~2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          。该温度下,H2(g)+I2(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HI(g)的平衡常数K        

②相同温度下,若开始加入HI(g)的物质的量是原来的2倍,则          是原来的2倍。

a.平衡常数

b.HI的平衡浓度

c.达到平衡的时间

d.平衡时H2的体积分数

(3)实验室用Zn和稀硫酸制取H2,反应时溶液中水的电离平衡        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若加入少量下列试剂中的          ,产生H2的速率将增大。

a.NaNO3                                       b.CuSO4

c.Na2SO4                                       d.NaHSO3

(4)以H2为燃料可制作氢氧燃料电池。

已知2H2(g)+O2(g)===2H2O(l) ΔH=-572 kJ·mol1,某氢氧燃料电池释放228.8 kJ电能时,生成1 mol液态水,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__。

 

(1)c (2)0.1 mol·(L·min)-1 64 b (3)向右 b (4)80% (2)依据       2HI    H2 + I2 始态(mol·L-1):  1         0     0 终态(mol·L-1):  0.8      0.1  0.1 反应(mol·L-1):  0.2      0.1  0.1 v(HI)=0.1 mol·L-1·min-1; K==1/64,所以H2+I22HI的平衡常数为64;温度一定时,化学平衡常数不变,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增大HI浓度达到新平衡时,HI、H2、I2的体积分数均不变,由于浓度增大,引起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缩短。 (3)硫酸电离出的H+抑制水的电离,且硫酸中H+浓度越大,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越强,所以随着硫酸溶液中H+浓度的降低,水的电离能力增强;CuSO4加入后能与锌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铜单质,附着在锌表面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4)生成1 mo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72 kJ÷2=286 kJ,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228.8 kJ÷286 kJ=0.8 【解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工业上正在研究利用CO2来生产甲醇燃料的方法,该方法的化学方程式是:CO2(g) + 3H2(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6ec8aac122bd4f6e CH3OH(g) +H2O(g)

△H=-49.0 kJ·mol-1。某科学实验将6 mol CO2和8 mol H2充入一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温度保持不变),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中实线所示(图中字母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坐标)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在0~8 min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mol/(L•min)。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仅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与实线相比曲线Ⅰ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曲线Ⅱ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若实线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曲线Ⅰ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1,曲线Ⅱ对应条件下平衡常数为K2,则K、K1和K2的大小关系是

                               

(4)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理论,联系化工生产实际,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指导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

B.有效碰撞理论可指导怎样提高原料的转化率

C.勒夏特列原理可指导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

D.催化剂的使用是提高产率的有效方法

E.正确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都可以提高化工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

 

查看答案

向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充入2 mol A、2 mol B和1 mol A、1 mol B。相同条件下(温度为T),发生下列反应:A(g)+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xC(g) ΔH<0。测得两容器中c(A)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回答下列问题:

(1)乙容器中,平衡后物质B的转化率为          

(2)x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平衡后的乙容器中充入氦气可使c(A)增大

B.将乙容器单独升温可使乙容器内各物质的体积分数与甲容器内的相同

C.若向甲容器中再充入2 mol A、2 mol B,则平衡时甲容器中0.78  mol·L1c(A)<1.56  mol·L1

D.若甲容器为等压可变容器,向甲中充入惰性气体,则c(A)减小,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减小

 

查看答案

将0.23 mol SO2和0.11 mol O2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说明: 6ec8aac122bd4f6e2SO3,在一定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得到0.12 mol SO3,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            。若温度不变,再加入0.50 mol氧气后重新达到平衡,则SO2的平衡浓度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氧气的转化率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SO3的体积分数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

某温度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2Q(g)。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比为c(A)∶c(B)∶c(Q)=1∶1∶2。保持温度不变,以1∶1∶2的体积比再充入A、B、Q,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刚充入时反应速率,v(正)减小,v(逆)增大

B.达到新的平衡时,反应混合物中A、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C.达到新的平衡时,c(A)∶c(B)∶c(Q)仍为1∶1∶2

D.达到新的平衡过程中,体系压强先增大,后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

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说明: 6ec8aac122bd4f6eC(g)+D(g),其化学平衡常数K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T/℃

800

850

1 000

1 200

K

0.9

1.0

1.7

2.4

A.若A的浓度增加到原平衡的2倍,则平衡一定正向移动

B.该反应的ΔH>0

C.在850℃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D.A的转化率越大,平衡常数越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