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沙漠中的波浪岩(图甲),是一块巨大而完整的花岗岩体,大约在25亿年前形成。经过日积月累的风雨冲刷和早晚剧烈的温差变化,渐渐地被侵蚀成波浪的形状。据此 完成下列各题。

 

1.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上述波浪岩与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

A.     B.     C.     D.

2.形成波浪岩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会形成

A. 大理岩    B. 石英岩    C. 板岩    D. 片麻岩

 

1. C 2.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的物质循环,利用特征 循环图要能够准确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地质作用。 1.波浪岩是花岗岩,碎屑物可形成沉积岩④,沉积岩可转化成变质岩和岩浆,变质岩才能上升风化剥蚀,所以③是变质岩,①是岩浆,剩下②是岩浆岩,选择C。 2.花岗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片麻岩,选择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北太平洋部分海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表示①、③两处洋流流向及其附近海域等温线的是

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丙、丁

2.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 世界性大渔场最有可能位于①④海域之间

B. 洋流②延长了上海至旧金山的船只航行时间

C. 洋流③利于污染物向北扩散,加快净化速度

D. 洋流④对北美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查看答案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湖区平均降水量为228.1 mm,平均蒸发量为1411.5 mm,湖水面积的变化范围非常大,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读呼伦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含沙量最小的最可能是

A.     B.     C.     D.

2.形成图中湖滨沙丘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堆积    B. 物理风化    C. 风力堆积    D. 湖床下沉

 

查看答案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     B.     C.     D.

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 晴,西北风    B. 阴,西北风    C. 晴,东南风    D. 阴,东北风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某地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后,我国华北地区

A. 正午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

B. 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C. 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 白昼时间渐短,地球公转变慢

3.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汉中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短的两个节气是

A. 惊蛰与清明    B. 大雪与小寒

C. 白露与寒露    D. 芒种与小暑

 

查看答案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