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湖区平均降水量为228....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淡水湖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湖区平均降水量为228.1 mm,平均蒸发量为1411.5 mm,湖水面积的变化范围非常大,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读呼伦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含沙量最小的最可能是

A.     B.     C.     D.

2.形成图中湖滨沙丘的最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堆积    B. 物理风化    C. 风力堆积    D. 湖床下沉

 

1.B 2.C 【解析】 本题组考查湖泊地理环境。第(1)题,要比较四条河流的不同位置,注意湖泊的淤积及调蓄功能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第(2)题,本题考查外力地貌。由于盛行风吹拂湖水,在湖泊的背风湖岸会形成风力堆积地貌。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水文站附近河流中,唯有②位于贝尔湖泊的下游,泥沙在湖泊中会沉积,且②河流受到湖泊的调节作用,②河流水流变化和缓,流速稳定,含沙量较小,选B。 2.本区域主要受到西风影响。图中显示沙丘多分布于湖泊的东岸,即西风的背风地带,这是由于西风吹拂湖水,在背风湖岸泥沙堆积形成沙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下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     B.     C.     D.

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 晴,西北风    B. 阴,西北风    C. 晴,东南风    D. 阴,东北风

 

查看答案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约为15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某地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A.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清明后,我国华北地区

A. 正午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

B. 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减弱

C. 正午太阳高度渐大,白昼时间渐长

D. 白昼时间渐短,地球公转变慢

3.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汉中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短的两个节气是

A. 惊蛰与清明    B. 大雪与小寒

C. 白露与寒露    D. 芒种与小暑

 

查看答案

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 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 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查看答案

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 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A.     B.     C.     D.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秘鲁首都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无雨之都,一年四季没有电闪雷鸣、急风暴雨。秘鲁的“东水西调”工程,大多建在3500-4200米山上,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施工难度非常大。

(1)分析利马成为“无雨之都”的主要原因。

(2)说明该国西部河流的主要特征及成因。

(3)推测秘鲁修东水西调工程的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