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1960—2009年间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天然径流量...

读1960—2009年间塔里木河三条源流(和田河、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天然径流量及流城内耗水总量(单位:108m3)变化表,回答以下各题。

1.依据资料,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①天然径流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增加    ②天然径流量的变化与降水增加有关

③净汇入塔里木河的水量不断增加    ④流域内耗水总量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有关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为缓解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②大规模实施人工增雨

③推广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  ④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D 2.A 【解析】 试题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中国首次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路线示意图,箭头表示航行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航行至③海域时,帆船(  )

A. 顺风顺流    B. 顺风逆流    C. 逆风顺流    D. 逆风逆流

2.有关图中各海域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海域洋流使沿岸降温减湿    B. ②海域洋流自南向北流

C. ③海域洋流有利于渔场形成    D. ④海域洋流为上升补偿流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雷打雪”指某个区域降雪过程中伴随着打雷或者在冬天打雷的天气现象。2016年1月22日美国东部和南部迎来罕见寒潮,并出现罕见的“雷打雪”等恶劣天气。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雷打雪”天气现象非常罕见,却相当正常。此次“雷打雪”的成因是(  )

A. 暖湿气流迅速北上,冷暖空气激烈交汇

B. 冷暖空气激烈交汇,暖湿气流快速抬升形成垂直对流

C. 冷暖空气激烈交汇,冷气团快速下沉

D. 飓风北上,产生强对流天气

2.此次“雷打雪”天气发生期间,美国(  )

A. 白昼变长    B. 气温升高    C. 空气质量下降    D. 气压下降

 

查看答案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指数值中的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60~1970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 华北地区寒潮多发    B. 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提前

C. 天山雪线偏高    D. 南方地区羽绒服滞销

2.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是(  )

A. 1880年    B. 1920年    C. 1980年    D. 2000年

3.农历2017年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双春年”,在这一年中将出现两次相同的节气:立春。下列关于双立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立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 立春过后,北半球各地进入春季

C. 两次立春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年

D. 两次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 1月1日    B. 4月1日    C. 7月1日    D. 10月1日

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 东北方    B. 西北方    C. 东南方    D. 西南方

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 10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4小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