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雷打雪”指某个区域降雪过程中伴随着打雷或者在冬天打雷的天气现象。2016年1月...

“雷打雪”指某个区域降雪过程中伴随着打雷或者在冬天打雷的天气现象。2016年1月22日美国东部和南部迎来罕见寒潮,并出现罕见的“雷打雪”等恶劣天气。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雷打雪”天气现象非常罕见,却相当正常。此次“雷打雪”的成因是(  )

A. 暖湿气流迅速北上,冷暖空气激烈交汇

B. 冷暖空气激烈交汇,暖湿气流快速抬升形成垂直对流

C. 冷暖空气激烈交汇,冷气团快速下沉

D. 飓风北上,产生强对流天气

2.此次“雷打雪”天气发生期间,美国(  )

A. 白昼变长    B. 气温升高    C. 空气质量下降    D. 气压下降

 

1. B 2. A 【解析】 1.雷电现象的产生是空气的强烈上升运动造成的。此时为冬季,冷空气快速南下,暖湿空气迅速被抬升,形成上升气流。故B项正确。 2.“雷打雪”发生的时间是1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美国昼短夜长,昼渐长,A项正确。“雷打雪”现象是快行冷锋造成的,气温会下降,B项错误。风雪后,吹散了污染物,空气质量提高,C项错误。冷锋过境后,该区域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1880—2000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系列指数值中的每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60~1970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 华北地区寒潮多发    B. 东北地区河流春汛提前

C. 天山雪线偏高    D. 南方地区羽绒服滞销

2.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梅雨期偏短的年份是(  )

A. 1880年    B. 1920年    C. 1980年    D. 2000年

3.农历2017年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双春年”,在这一年中将出现两次相同的节气:立春。下列关于双立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立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B. 立春过后,北半球各地进入春季

C. 两次立春之间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年

D. 两次立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相同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片拍摄日期最有可能是

A. 1月1日    B. 4月1日    C. 7月1日    D. 10月1日

2.此时,太阳位于拍摄者的

A. 东北方    B. 西北方    C. 东南方    D. 西南方

3.这一天,北京的昼长大约是

A. 10小时    B. 11小时    C. 13小时    D. 14小时

 

查看答案

俄罗斯摩尔曼斯克市(33°E,69°N)使用莫斯科时间(东三区)。2017年1月10日,该市居民迎来了新年的第一次黎明,日照时间仅为34分钟。这一天,W市和S市分别于当地时间6时52分、4时53分同时日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日,摩尔曼斯克市日出时,当地时间(即莫斯科时间)大约为(  )

A. 0时17分    B. 11时43分    C. 12时31分    D. 23时43分

2.S市位于W市的(  )

A. 西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查看答案

读“地球公转运行位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的节气是____,在_____月_____日前后。

(2)地球在C地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这时堪培拉的季节是____,新加坡的实际季节是____。

(3)在A、B、C、D四点中,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的是______点,每年7月初地球位于_____点附近。

(4)北极极昼的天数和南极极昼的天数是否相同____。如不相同,____极极昼日数较多,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点的地理坐标:A__________,B__________。

(2)A、B两点间,经度相隔__________,纬度相隔。

(3)A在__________半球(东或西),B在__________半球(南或北),B在A的__________方向。

(4)从A、B两点各向东延伸10个经度,两者延伸的距离是否相等?___,从A、B两点各向北延伸10个纬度,两者延伸的距离是否相等?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